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马克思哲学的世界》第一次研讨课报道

发布日期:2020-04-01    作者:侯雪薇     来源:     点击:

202034日至5日,《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课程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研讨课,本次讨论主题为“马克思是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马克思的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你从马克思身上看到什么学到什么呢?”这一主题由授课教师雷龙乾老师确定,助教老师侯雪薇负责跟进和讨论。该主题目的在于通过导引性质的主题来引导大家逐步进入到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尽可能地摒弃固有认知来走近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真实的马克思哲学。

对于本次研讨主题,24名学生通过20天的读书准备,都交出了认真而诚挚的答案和理解。通过提前阅读同学们的文稿,助教根据内容将其分为三个研讨小组,并组织小组成员分别针对三个小主题一起重现了鲜活真实富有魅力的马克思其人。三个小主题分别为:从生命历程看马克思;从精神世界看马克思;从个人独特视角看马克思。

34日上午10:00-12:00,第二小组首先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从马克思的精神世界出发,八位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入手点,分别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司雨杭同学从马克思对外部的批判和对自身思想体系的批判入手分析马克思,并在发言最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批判总是具有自身的感性色彩,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是否意味着要摒弃自己的思想呢?之后同学们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给予了自己的回应和思考;任益辉同学则从罗素对马克思的评价切入主题表达自己的理解,并提出该如何看待西方对马克思的看法和批判的问题;闫萌萌同学也对任益辉同学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回应,并从教育体制差异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精神形成的条件;王娜娜同学结合老庄课程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思维的一些疑问,激发大家一起思考探讨;张国正同学则给出词源分析的角度来回应王娜娜同学的疑问,并从马克思面对苦难的精神态度阐述了自己的理解;雷雨溪同学基于精辟简练的的历史剖析为大家呈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马克思时代,并从批判精神、人民立场和实践品格三个方面表述了自己对马克思的看法;张姝娴同学则从马克思的学习精神和实践准则两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观点。

34日下午14:30-16:30,第一小组开展了讨论。针对“从马克思的生命历程出发来看马克思是怎样的人,我们能从马克思身上学到什么”这一主题。八位同学也依次分享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认识。首先刘云山同学选择了从浪漫而令人向往的爱情的角度切入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专一而真挚的马克思;宋岩同学则从与时代多方面格格不入的角度入手分析马克思的人生历程对马克思的影响,并与同学和助教分享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与犹太教信仰,与犹太民族之间关系的看法及理解;强凡奇同学结合马克思的人生历程挚友情深来彰显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周璇同学通过分析马克思在社会中所拥有的多重身份为大家复原出一个两百年前个性独特才华横溢的马克思其人;杨金盈同学则从马克思在思想启蒙时期家庭教育影响出发,给大家带来一个从童年到中学再到大学及婚姻的完整的人生回顾,强调环境对人塑造性格成就事业的重要意义;侯静同学也同样结合马克思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总结出自己所认知的马克思:何婧荣同学首先点明用深度来衡量人生价值的主题,以马克思的成长和贡献来言说马克思的价值;最后王子瞳同学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指代马克思,表达自己通过阅读学习重新认识了这位耳熟能详但却未曾真正理解的人,并分析了马克思的一些特质和精神品格。

35日(周日)下午14:30-16:30,第三小组开展了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地自主阅读和思考,针对主题选取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视角来呈现自己了解到的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新颖视野独到。吴志凤同学通过六个部分细细展现了自己理解的马克思哲学的两个独特视角,从立足现实和改变世界两个方面言说自己的理解;潘心怡同学则回应了吴志凤同学的“无用”之学的看法,警醒大家注意所引用的文本所诞生的时代和其原本意义,之后结合自己的学科特性从通识型人才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品质和特性,同学们也纷纷针对通识型人才和专业人才如何选择的问题进行了激烈地探讨交流;蒋颖同学则从浪漫主义入手,简要介绍了浪漫主义哲学或称诗化哲学,并对马克思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作品作品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刘书馨同学从价值虚无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她不仅给出三个颇有思考性的价值虚无的原因,在最后也与大家共享了自己的三点反思,刘书馨同学的讨论内容涉及到诸多值得大家继续探讨的问题,且不乏深刻而现实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王瑜同学选择从自我认知的变化角度着手,结合马克思的人生历程,采用过往对伟大贡献成就者的初印象改变为如今真实鲜活极具魅力的“马克思”这样的路径,系统地展现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王至柔同学用优美的文字呈现给大家一位离我们生活很近又很远的值得追寻的思考者,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心并指出青年应学习的品质和前进努力的方向;李嘉兴同学则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为什么会出现和为什么西方国家不采用马克思哲学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索尝试着给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答案;最后杜汶亮同学从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和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故事切入,回应了有关虚无主义的认识,以及自己对马克思的一些独特之处的理解和感悟。

 

经过两天积极热烈地讨论,《马克思哲学的世界》第一次研讨课圆满结束。师生25人彼此配合互相支持,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共同探索交流,对马克思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收获良多。研讨课的开展不仅是学生之间互相启迪,来自不同专业携着不同视角的同学们,思维之间的激烈碰撞也使助教能够有机会接触多样的思考路径和角度,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