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西方哲学的世界》课程第二次讨论课汇报

发布日期:2020-06-15    作者:刘云凤     来源:     点击:


《西方哲学的世界》课程第二次讨论课于6月13日晚7点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由任课教师点评、助教主持,全体31位同学参加了本场讨论课。本次讨论课在为期一个月的“苏格拉底云读书会”基础之上进行,在读书会中大家对《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克力同》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阅读和讨论,本次讨论课以《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为文本每组自定主题,围绕主题成稿并作小组汇报。形式为分组准备+集中展示,小组形式能使大家互相启发,体会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学院、古希腊哲学对话思考的形式。

一组:《苏格拉底的正义观——从<申辩>与<克力同>出发》

一组的汇报整体框架由四个部分建构:在《申辩》与《克力同》中的正义;雅典法律制度中的法理意义——法律的“正义”精神;政治义务论与公民服从;哲学与政治的冲突。首先明确德性知识正义是苏格拉底正义观的核心内容,其次讨论了雅典民主制度和政治环境。通过苏格拉底抗拒命令与从容赴死的事件中,反应了苏格拉底的道德追求与对政治正义的呼唤。苏格拉底哲人和城邦公民的双重身份呈现出价值矛盾冲突,文章以理想国和施特劳斯的解决方案做了尝试总结。

提问环节:大家探讨了“神灵的法律”,信仰在早期政治体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雅典人看来,神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

老师点评:第一组的同学以正义为核心讲了四个问题,实体法从神圣的法律秩序中取得合法性,在第二部分中,也要追问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义务的基础在哪里,因此我们可能还是要追寻到自然或道德的义务,此外也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探讨。

二组:《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第一部分为对苏格拉底生死观的阐释,四点主要内容分别为美德高于死亡、人民对城邦与法律的服从、听从神谕与死亡的归属;第二部分是对其观念的评价及意义,苏格拉底是一个虔诚的理性主义者、也是践行城邦民主的殉道者和超脱生死的道德主义者;第三部分为死亡哲学初探,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古今中外一些哲学家对死亡的看法与态度,如柏拉图、经院哲学家、康德、海德格尔、以及东方的儒家、佛教,我们如何认识死亡、如何向死而生,是哲学中经久不衰的终极话题。

提问环节:小组成员回应了大家关于服从城邦和正义与虔敬的问题。

老师点评:苏格拉底在古希腊的语境中并没有一个哲人与政治的严格区分,而且他对真理与哲学的探究的基础就在于城邦生活,正是城邦为其提供了自由与对话的空间。

三组:《苏格拉底的政治法律观念探析》

苏格拉底并没有反对雅典的政治和法律,他对雅典城邦的热爱也是自始至终的,并且不愿意因为自身损害法律,以表达对城邦的回馈与奉献。其次分析了在《克力同》中体现的法律思想,以理性态度和国家观念为核心。同时,阐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政治与法律意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写道:完全仰仗某一个人的政治体质是简单的,也是最不稳定的体制,单一的民主制作为形式简单的政府也是最容易腐败的,稳定性来自复杂性。最后,从以正义申辩到为正义离开,苏格拉底的激烈申辩与沉默服从有矛盾背后的统一。

提问环节:大家探讨了自然与自由。

助教点评:第三组同学的讨论问题很聚焦,分析的很细致,文中写了对公民政治的参与、对公民义务的遵守,和对正义的坚持与不服从,及二者之间的张力,我们不是在服从“国家主权”,而是在服从自己,服从“公意”,在政治共同体中才有真的自由。

四组:《苏格拉底的服从与不服从——基于<申辩篇>和<克力同>篇的解读》

引发本讨论的是苏格拉底两种矛盾的观念——服从神谕和服从城邦意志,二者在表层的语义表述中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苏格拉底的个人精神立场上则统一于对自己的个人信念的服从。苏格拉底是爱城邦的,他具有一种身为公民的责任感;另外他对神的信仰与忠诚也是毋庸置疑的,并借神谕去实现自己理想的哲学。苏格拉底想要教化雅典人提升他们的德性,苏格拉底想做塞提丝之子那样的英雄,用牺牲自己的方式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且警醒世人。

提问环节:有同学对本组讨论中提到的“民族”提出疑问,老师与大家探讨了在现代民族国家之前的古希腊,是如何定义民族精神的。

五组:《Why Socrates was willing to die——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再探讨》

首先进行了背景阐述:多神教的产生、发展及其与诗歌的关系,众神之间的联系早期由诗歌表述出来并且逐渐深入人心,因此苏格拉底面临的困境在于诗学对于人的亲近和争取程度是远高于哲学的。进一步以双向主体间的特定关系为视角,着重分析其苏格拉底之死的间接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该向生活下降,他一直在为以爱智、德性、正义救赎城邦公民奔走疾呼,但却更让他与自己守护的家园格格不入。

提问环节:老师与大家探讨了诗与哲学之争,以及近现代以来理性与逻各斯的建构、解构之路。

六组:《从中西方实例看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分析了政治与哲学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调和的可能。西方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例,政治制度上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悲剧:直接民主制和非罪刑法定的陪审团制度;中方以墨家学说的消亡为例,墨家在秦汉之后逐渐消亡是因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业建立,与墨家思想不合。尽管身处不同社会的哲学家所面临的困境在具体上有所不同,但困境的根本来源都是哲学不断追求真理的本质和现实社会的稳定性的保持的冲突。而使政治家和公民具有哲学素养,是本小组认为减少冲突的一个方法。

提问环节:第六小组同学的讨论引发了大家对中西对照方式的兴趣,大家也探讨了哲学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选择与进路。

七组:《从“无知”到“真知”——苏格拉底对话艺术中的教育蕴思》

首先阐述了“无知之知”,这也是苏格拉底教育观的一个出发点,他认为知识具有完满性与整全性的特点,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正是我们所有对话与探讨的空间。其次是反讽式对话,这是苏格拉底式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把不同观念放在同一场域内进行辩论;最后是对当今教育方式的启示,“无知之知”,其不仅揭示出作为人的一种普遍性地对真知的匮乏状态,还主张通过以对话的形式对虚假的知识进行驳斥、以否定性的求知方式来实现教育的可能。灌输式的教育与苏格拉底对话艺术的结合将提供置换以往师生间主客二元的关系模式的可能性。

提问环节:大家探讨了第七小组提到的对“无知之知”以及由雅斯贝尔斯引入的现代语言哲学中的相关问题。

整场讨论精彩纷呈,每一个小组的课题都各具创意,见解独到,或是贯通哲学史、或是中西对照,以及分析时代背景特色、跨学科解读,前期准备充分,现场思维活跃。老师在最后讲道,书院要求大家每学期做两次讨论课,也是期待大家能整理学习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在整理材料和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打开学科前沿发展的视野,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