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习园地 >> 正文

横渠书院游学心得(三)

发布日期:2019-10-13    作者:     来源:     点击: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2019101日凌晨,气温比往日又下降了些许,天色还没有亮起来,颜色单调的暗粉色霓虹灯浸泡在湿漉漉的空气中,预示着白天即将到来的阵雨。我和书院的其他三十余名同学以及驻院老师一同乘着大巴车前往宝鸡眉县,随着窗外的风景渐渐与大城市变得不同起来,丝丝细雨在车窗上斜织起一张稀稀疏疏的网,好像先贤的思想甘露滋润着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心灵。

这一天,恰是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华诞,造访这位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横渠先生,有益于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的培育。我们上午参观了横渠书院,体验了古礼,随着司礼老师温柔敦厚的一声声引导,我的眼中好像能看到千年前古人祭礼模糊的影子,宋代衣冠穿在身上有种现代人与古人两种身份相交叠的奇幻感觉;中午吃过丰盛的宝鸡菜以及短暂休息后,我们返回书院体验了活字印刷。经历了几次刷墨失败后,我感受到古人印刷的不易以及文化得以传承的可贵;随后,林乐昌教授为我们简述了关学的主要思想,并且带着我们拜谒了张载墓。张载其人其学博大精深,虽然以我浅薄的知识很难把握,但接受到的有限知识仍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孟子·万章下》中记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了解到张载生平,他的思想学说便更具温度。张载一生有过两次转折,一次是由蜀入秦,15岁张载和母亲弟弟送父亲张迪灵柩归乡,但由于孤儿寡母行路艰难,便将父亲葬于迷狐岭,而自己也求学于关中。而另一次则是弃兵从儒,在文韬武略于经史子集之间选择了后者。少年丧父使得他担当起了家庭的重担,而弃兵从儒则代表着他选择了自己心目中比在疆场抛头颅洒热血更加重要的方式来报国,由此可见复兴儒学的意义在他心中有着何等分量!

对于像张载一样的有着经世救民之志的古代大儒,胸怀着的是起死回生之学,而眼前所见是垂死欲生之民。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对于横渠先生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执着于个人功利的必然求诸于人,他们的学问可以说是今之学者为人;而怀着为生民立命的怜悯之心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富有高度道德自觉的自我实现,张载的关学足以称得上古之学者为己”!“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气魄昭示了爱必兼爱的理念,它突破了早期儒家强调差等的仁爱观,在理想化的世界图式中消解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虽然,私胜而失仁导致德性屈从于私德在实证的眼光下难以避免,但是张载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博爱的具有超越性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民胞物与的理念则警示我们不要将爱局限为一种占有式的爱,而要把它上升为一种承担式的爱。

张载的思想具有体系化特征突出的特点,这一点是公认的,但是将关学纳入现代学科体系加以研究,用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等等西方哲学范畴分割关学,则未免有削足适履之嫌。正如姚奠中先生所认为的,先秦儒学的核心在于修己治人,而实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关学主题则在于天人合一,无论是天道论还是心性论都与的概念密不可分。正由于担当,正由于对的使命召唤的自觉响应,因而四为句体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根本精神: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据、往圣学绝道丧后的复兴以及伟大的社会理想,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许不断改变着话语的外壳,但它一直都在为中国文人提供着一个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正因其存在,千百年来无数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追求着、奉献着、牺牲着……

中国士人与尘世间有层距离,一层对苍生慈悲审视的相对高程。而这层距离让中国文人伤痕累累,它让文人赋予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务或有不同,但不变的是他们自信满满,目光坚定,屡屡碰壁,初心不改,宁折不弯——这是我眼里中国文人的赤子之情、君子之德!


2018级文学院 高明昊



 瞻张子遗风,悟关学精髓

                        

一层秋雨一层寒。凌晨五点半启程,古城西安还沐浴在蒙蒙细雨中,凉意微薄,却使人困倦的大脑多了几分清醒。

此行的目的地——张载祠,位于宝鸡市眉县城东部的横渠镇,曾经是张载年少时的读书之地,也是他晚年隐居时的讲学之地。从崇寿院到横渠书院,再到张子祠,人们用更名、扩建的方式来铭记张载。

来横渠书院拜谒之前,对于这位北宋大儒,我的了解仅限于那广为流传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生格局之大、人格之崇高,不可谓不令人钦佩。但这种崇敬感是抽象的,很容易流于形式。只有当我真正来到张载祠时,看到那巍然屹立的雕像,看到那遒劲蟠曲的古柏,看到那一座座纪念张子的碑刻,才能走入那片精神园地。

通过林乐昌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横渠四句的了解:“为天地立心”是指由圣人领悟“天地之仁”,再立教传世,“天地之仁”在人间的伦理体现就是礼、仁和孝;“为生民立命”是指张载将礼、仁、孝作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使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为往圣继绝学”与当时文化抢救的背景紧密相关——张载等理学家力挽狂澜传承孔孟之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传承中进行积极创新,才有了关学兴盛的可能,“致太平”是北宋朝堂最高的政治命题,欧阳修、范仲淹等人都绕不开的命题,张载却凭借不俗的智慧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建立太平秩序要放眼千秋万代,而不是拘泥于一朝一代的稳定,足见大儒之胸襟与气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便显示了冯友兰先生对张载这位大儒高贵人格的赞赏。直到今天,如果问一个人的座右铭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往往选择这四句作为回答。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横渠四句,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言献策、勇担使命。

参观的过程中,雨势不知不觉大了起来。滂沱大雨和肃穆乐曲交织,在这样的背景音中,我们换上汉服,面对“大儒张载像”,向授业恩师王文琦行拜师礼。强烈的仪式感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仿佛那份拜师帖上写的不是轻飘飘的文字,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时刻提醒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任重道远。而我们也深谙:要想有能力承担起那份使命与责任,就要坚韧挺拔如书院里的张子手植柏,历经上千年的风雨剥蚀,不斜不倚,依旧有凌云之志,向下扎牢了根,向上直指云天。

参观文化展、行拜师礼、投壶、体验木刻雕版印刷术、听讲座、拜谒张载墓,短短一天内,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既让我学到了知识与思想,更让我懂得了使命与担当。六尺巷的美谈家喻户晓,恭谨谦让的美德浸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民胞物与的思想充满关怀,与今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不谋而合;“六有”“十戒”恰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确立了为人处世具体的范式。2020年就是张载诞辰1000周年,希望到那时,我们能充分保护与发掘张载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2017级文学院 郝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