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美德与幸福——古希腊罗马哲学之旅”系列讲座第二讲| 柏拉图对话中的哲学劝勉:《欧绪德谟》、《克勒托丰》与《理想国》

发布日期:2022-04-22    作者:     来源:     点击:


 

414日晚,哲学书院主办的“美德与幸福——古希腊罗马哲学之旅”系列讲座第二柏拉图对话中的哲学劝勉欧绪德谟》、《克勒托丰与《理想国》”在云端开讲。本次讲座由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潮主讲,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庄振华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张波波与谈,来自校内外的几百位师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庄振华老师与韩潮老师互致问候,庄老师对本场讲座的大致程序进行了说明,然后讲座正式开始。首先,韩潮老师对讲座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何为哲学劝勉二、劝勉与反劝勉三、作为反哲学劝勉的《克勒托丰》四、《欧绪德谟》与《克勒托丰》对参五、“占有——使用论证”与《理想国》这五个部分互相联系并逐渐深化对问题的探讨,韩潮老师以他专业的文本功夫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详解。

 

一、何为哲学劝勉

韩老师首先通过词语构成与词源的角度说明了什么是“劝勉”,“劝勉”是“激励、促进某种转变的形成”。接下来介绍了希腊时期流行“哲学劝勉”这种文类,凡有哲学处必有哲学劝勉,像塞涅卡的哲学劝勉书信与亚里士多德的《劝勉篇》,紧接着韩老师介绍了作为修辞的哲学劝勉,哲学是一种静观而劝勉是一种行动,从这里就能看到哲学的“静观”与“行动”的两个方面,另外,哲学劝勉在当时还作为一种治疗的存在,在照顾着人们的灵魂健康。

 

 

二、劝勉与反劝勉

希腊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反哲学劝勉的文类,一、认为哲学家们之间充满着意见的分歧,哲学就是一个战场;二、认为哲学家是虚伪的,劝勉的时候是一套言词,行为中又是另一套;三、哲学的不克制(《高尔吉亚》中的卡里克勒斯);四、哲学与经验的冲突(伊索克拉底)。这些都是种种反对哲学劝勉的理由,在柏拉图对话中也出现了劝勉与反劝勉的主题,就像《欧绪德谟篇》与《克勒托丰篇》。

 

三、作为反哲学劝勉的《克勒托丰》

接着韩老师对《克勒托丰篇》中的反劝勉进行了文本分析,《克勒托丰篇》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伪篇,韩老师认为这种观点有误,并且应该认真对待这篇对话。韩老师大致介绍了《克勒托丰》的内容,克勒托丰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苏格拉底只是规劝人们向着美德与正义,但是关于它们的正面的回答却很少。文末戛然而止,苏格拉底并没有对克勒托丰的质疑做出回应。韩老师认为这篇可能是对话的草稿,还未完成。

 

 

 

四、欧绪德谟与《克勒托丰》对参

韩老师注意到《克勒托丰》的二分结构与《欧绪德谟》的两段劝勉论证。《欧绪德谟》的第一次劝勉论证与《克勒托丰》的前半部分有若干相似之处。《欧绪德谟》的第二次劝勉论证与《克勒托丰》的后半部分有若干相似之处。里面提到了占有—使用论证”,从身体到财产再到灵魂的论述顺序,实际上这两篇对话的论证呈现出一种论证上的对应关系。之后韩老师提出了若干推论:《欧绪德谟》是柏拉图劝勉论证的完整形态,《克勒托丰》是残缺形态;《克勒托丰》对苏格拉底的指责是部分有效的——仅仅关注灵魂是不够的,如果不理解灵魂的秩序,对效果善的关注无助于解决正义和美德问题。

 

五、“占有—使用论证”与《理想国》

在这个部分中韩老师关注了前面提到的“占有—使用论证”与柏拉图的三等论以及与三种技艺的关系,使用者的技艺、创造者的技艺、模仿者的技艺。在《理想国》中与前面提到的两篇一样,使用者的技艺被排到了最高的位置,而这里的使用者其实就是辩证法家,这就自然地导向了《理想国》中的哲人王的问题,韩老师在这里提出了三种论证:1、真实性论证;2、超然性论证;3、使用性知识论证。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这第三种论证,实际上,知识必定是统治的。

 

之后,庄振华老师对韩潮老师的讲座做了一个总结。庄振华老师认为韩潮老师从哲学劝勉的问题通达到了形而上的核心问题,通过“使用——占有论证”提出了哲人王的论证,在柏拉图的辩证法中本源本身就具有统治的含义。韩潮老师对庄振华老师的总结进行了回应,谈到了图宾根学派对柏拉图的劝勉的观点,并简要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学派的看法。之后,张波波老师谈到了知识的微观与宏观的问题,哲学家是否涉及微观上的问题。韩潮老师进行回应,并谈到了政治家与专家的问题。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在聊天区提出了很多问题,韩潮老师对其进行了一一解答。同学们提到了哲学劝勉的动机问题;哲学劝勉与教化的关系问题;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关系的问题;《克勒托丰篇》的译本问题;柏拉图是怎样认识法与政治的问题;辩证法家与政治家的关系的问题;哲学劝勉是否对一个人有真正改变的问题;劝勉者自身为什么没有办法真正改变以及哲人与统治者的区别的问题。韩潮老师以自己充沛的学识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例如在回答“劝勉者自身为什么没有办法真正改变”这个问题时韩老师认为,改变一个人的信念是困难的,改变信念的这种说服与普通的说服绝对不一样,这世界上天大的三件事就是创世,改宗,革命三大事,哲学能做的非常少,现代哲学不可能解决人生困惑,宗教可能可以,古代哲学可能可以现代哲学要么是学院式的,要么与政治难以切开要么是市场化哲学要么是学院化哲学,成为古典哲学是困难的,但正因此才要做到理智的诚实,像苏格拉底那样“自知无知”能够无知地敞开

 

 

 

韩老师在回应同学们的同时,也对问题进行了深化,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启发。结束时,庄振华老师再次感谢韩潮老师光临陕师大哲学书院向各位师友做了这一场精彩的讲座,并且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同学们在聊天区也纷纷感谢韩老师今晚的分享,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