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动态 >> 正文

【媒体报道】首届全国科史哲通识教育论坛:以科史哲通识教育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2-06-14    作者:     来源:     点击:


   6月11日,首届全国科史哲通识教育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祖社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为会议开幕式作线上致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史哲通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40余人,聚焦“科史哲通识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会议主题,以科史哲通识教育为切入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交流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强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论观照与现实关怀。

  党怀兴在致辞中表示,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认识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割裂是制约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之一,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本应是现代通识教育的重要使命。受制于长期的分科化、专业化教育,我国既有的通识教育从多学科视角出发,采用各科知识都学一点的计划教育,难以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融通。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天然就具有文理交叉特性,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最佳桥梁,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通识教育也由此成为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最佳途径。党怀兴表示,本次论坛的举行,将以科史哲通识教育为抓手,促进科学史、科学哲学和通识教育三大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将为我们加强完善通识教育,促进一流科技人才、新文科人才和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应该创造具有远大眼光、通融实践、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次文明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它所倡导的自由、独立和追求真理精神正是现代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点。袁祖社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教育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深刻关联,也切断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样的教育模式既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制约了高等教育拔尖人才的培养。如何打破这样的局面,培养具有卓越科学素养和深厚人文精神的新时代知识创新英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审慎对待的重要问题,而融合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通识教育将成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袁祖社表示,本次会议集聚多学科智慧,将为科史哲通识教育辩证融通新路径新模式的探讨提供重要启发。

  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想象?这需要强化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认识。孙小淳在线上致辞中表示,通识教育需要着重发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重要作用。对此,要直面中国的现实问题,处理好科学哲学与文化传统的对接关系,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

  通识教育必须依靠科史哲,科史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视域和依托平台。刘孝廷在线上致辞中表示,通识教育首先对教育者的科史哲素养提出了要求,开展通识教育,教育者不仅要教学内容通,也要教学方式通,不仅要讲史实,更要讲史诗。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教师的身份定位应该是“师法天地、范示群伦”。

  科学史为通识教育而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提出,通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本科教育模式,是本科教育的本然状态,也是对教育体系的一次彻底改革。通识教育应秉持“自由选择、主动积极;追求真理、完善自我;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理念,通过精心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的知识视野,通过原典阅读、文本阐释、写作训练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讨论班制度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吴国盛认为,科学史应作为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程,国家层面应建立科学史本科专业,综合性大学应建立科学史系。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有什么特点?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科学史的研究被“李约瑟之问”所主导,但李约瑟之问的前提是把近代科学看成是西方文明中特有的,并终将成为世界普适的科学,因而隐含了“西方中心论”的视角。孙小淳在主旨报告中认为,西方近代科学不过是人类文明史的偶发事件,以它为标准来评判其他文明中的科学,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科学的精神,其中蕴涵的关于宇宙的本原及人在其中的位置、宇宙图式和科学论证、象思维与数字宇宙论模型、古代科学家的精神气质等科学基因,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的连接成为可能。

  资源特别是环境危机把人类文明逼到绝境。为使文明能够延续,已有文明模式必须改变,以步入新的开端,这是一场文明触底的自我拯救革命,也是真正的文明之文明的新历程。刘孝廷在主旨报告中认为,新开端之地平线上的科学涵蕴和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改变,当前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面临的许多理论难题,亦可于此获得后项的合理性解释,并发挥根本作用。

  近代“自然科学”是现当代狭义“科学”的原型,19世纪出现的“社会科学”将自然科学的物质原理扩展为人的群体行为原理,这两类“科学”以客体为对象,稍后的“人文科学”以主体自由及其精神价值为对象,由此形成三大知识类型学。陕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尤西林认为,人文科学强调其“科学”(wissenschaft)与science区别性的独特含义,并强化了对狭义的“科学”的批判。这一格局不仅混淆了“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而且双向歪曲了通识教育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通识教育的一个肤浅模式,实质上是以人文科学批评科学主义的社会与教育弊端,这一视野下的科学知识成为非通识教育的文理平衡。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还将围绕“科史哲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科史哲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科史哲通识教育与卓越教师培养”等议题展开分论坛研讨。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科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承办。


媒体链接:http://ex.cssn.cn/zx/bwyc/202206/t20220611_54121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