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西方哲人篇”第三期|石碧球:洛克论人的教育

发布日期:2021-10-2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1108日晚,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西方哲人篇第三期“洛克论人的教育”在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专业导师石碧球主讲,哲学书院驻院教授金延、哲学书院专业导师宋宽锋、赵卫国、王荔、王辉及来自学校各学院30余名师生参加。本期沙龙由书院专业导师尹兆坤主持。

沙龙伊始,石老师首先从思想史背景的角度对洛克思想进行整体把握。他认为洛克学说是为了回应宗教暴力、道德冲突的问题,这是自由主义产生的契机,同时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洛克思想屡遭忽视的原因。因而后人研究洛克有两种倾向:一是抽离了洛克对宗教和道德的关注;二是认为洛克与现代政治话语无关。这两种倾向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认为现代社会以不信任的方式对待宗教道德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后世的自由主义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20世纪的自由主义者沿着功利主义的路子,用道德中立主义替代宗教理论。第二,基于道德意识的自由主义,主张在某些方面达成道德共识。但这两种观点都难以妥帖,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使所有自由派的政治共同体,团结在一个共同的道德愿景背后,而且不是基于政府的强制。在这一语境中,洛克的所有理论都可以看作对适合这一共同体的成员的塑造。洛克的全部哲学都是一种寻找道德共识的哲学。由此,洛克的形而上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宗教理论都有一个融贯的理解。

其次,石碧球老师指出,《人类理解论》的本义不是认识论上的澄清,而是为了解决宗教与政治的混乱。呼吁一个共享的传统,在宗教和道德的基本问题上形成信仰,以使我们在社会中和谐生活,这是《人类理解论》的根本问题。《教育片论》比《政府论》提供了更宽广的知识背景,《教育片论》所塑造的人,可以放置于《政府论》描述的共同体之中。《教育片论》还提出了很多在教育史上比较独特的观念,比如人的特殊性或个别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要单独对待。另一当面,洛克也认为人包含共通的因素,那就是心理或精神能力。洛克强调用理性克服激情和欲望,完成对人的塑造。教育哲学的另一个维度是对人品格的塑造,这种塑造更多是对人心理动机的塑造,而不仅是身体层面的塑造。石老师还指出了洛克教育哲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人的可塑性问题,快乐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规则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等。

 

最后,石老师总结到,通过对洛克的了解,发现人类现代教育中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孩子的德性是后天塑造的结果,他们被施加道德说教,成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员。塑造的过程是一种被压迫和被施加权威的过程,从而导致一种新的统治形式的产生。这种统治形式是针对心灵而非身体,惩罚的工具是语言而非棍棒,所建立的信任关系维护的是一种权威。最后教育出来的人,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是冲突的。

在石碧球老师精彩的报告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交流讨论。金延老师指出本次讲座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构建政治社会的前提是逻辑在先还是经验在先;二是洛克对心理问题的分析;三是洛克对人格教育的分析。宋宽锋老师认为,石老师对洛克教育哲学目标的理解是不同于尼古拉斯·泰特《教育的真谛》一书中的观点,并且指出洛克思想中经验论与理性主义的关系问题有待澄清。赵卫国老师指出了德国哲学与英国哲学的不同传统与特质,认为英国哲学不追求德国哲学意义上的统一。王辉老师进一步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说明了德国哲学和英国哲学的不同特质。王荔老师主要讨论了洛克自然法的问题。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与观点碰撞中,本期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