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哲学书院“南山耕读”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2-05-24    作者:高洋     来源:     点击: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思想沃土和精神根脉。耕读文化是建立在我国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内核的亦耕亦读的文化模式践行新耕读文化使之与时代精神青年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搬到田野上、山水间,探索耕读文化浸润下的劳动和实践育人路径,是哲学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今年3月份以来,书院劳动实践基地调研组的几位老师多次前往秦岭周边村落开展考察,先后到四皓村、白家湾村、唐村等多地与当地村委会及相关负责人展开基地项目的对接交流,对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南山耕读”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充分研讨。结合书院的育人理念、项目培育及各村的特色,书院与太乙镇四皓村建立了初步合作意向。

 

5月9日,调研组在新一村、四皓村等地考察

 

5月20日,调研组在四皓村、白家湾村、唐村等地考察

5月21日,适逢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在书院导师石碧球、尹兆坤、张海满、王辉等的指导下,“南山耕读”劳动实践基地的首次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书院办公室老师万林鑫助教卢浩带队,20名来自哲学书院和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共同参与。

自长安校区出发,驱车大约半小时,师生在翠华山脚处下车远眺便可见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正值春末夏初时节,鸟鸣花香,草长莺飞,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态。

 

 

亦耕亦读 感受土地的强大力量

沿着村子的小道,师生一行进入耕种区。书院助教、2020硕士研究生卢浩根据前期的分工安排,指导同学们挑选农具并进行动作示范,大家也迫不及待地准备对田地开始打理”。起初,由于缺乏农耕经验,同学们大都不会用铁锹,翻地时略显生疏平日里都觉得自己很有力气同学,却发现耕种的时候,铲子探不进土里,只能翻过来浅浅的一层,耙子也不会用,地平整不了。

 

老师们也撸起袖子,卷起裤脚,在专业人士一番悉心的指导,同学们渐入佳境,干得火热耕作的热情相互感染,带动起全体同学。随后大家经过一番讨论,精选了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种子,在翻垄、下播、浇水中体验自然土地上“耕”的魅力,感受到触摸土地的乐趣! 

劳作间,老师们提到,耕读教育其实是古代知识教育劳动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古代中国长期采用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读书人一边耕地一边读书,养成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并以此作为传统美德进行提倡。哲学书院用耕读这种古老而又新颖的形式,希冀大家一边“耕”,一边“读”,用知识辅助耕作,又从耕作里收获知识感受自然和大地的力量。

生趣田园 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自然

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在快乐的‘读’之余亲历全年的‘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余能悦‘读’田之美与获之乐。”

 

秦岭山下,手持农具,立于土地,挖土、除草、撒籽、浇水……同学们躬耕力行,感知生趣田园,体悟自然魅力,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感受劳动带来的厚重与踏实、热情与纯朴

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体力劳动在任何时代都不只是铲子和犁, 而是一种思维和对思维的有效训练。融入乡间的真实情境中去探索、发现,一锄一耙间是劳作,但又不是简单地劳作同学们在耕读活动中,走近祖国大地,走进农村农民,领略自然风貌,领略关中风土;更是在劳动实践中领悟劳动价值,培育家国情怀,涵养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通文化、知乡土、接地气的时代新青年。

 

诗意栖居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柏拉图曾“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思想性是劳动实践的育人价值导向和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劳动创造了美,美赋予劳动诗意。

 

耕耘、桑蚕、刺绣……古代诗词提到很多关于劳动带来的诗意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同学们望着身后已然栽种成型的菜苗,露出了喜悦欣慰的笑容稍作片刻,师生整装再出发开启下一段的参观学习

在村民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四皓村村史馆、农具陈列走廊,这里有织机、铡刀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农具,也有上个世纪富有独特时代气息的人文展物二八大杠、老式收音机、缝纫机等。在种高效能的学习场和生动化的实践场中,同学们忆古追今,且行且思,逐步走向劳作、探索与挑战。同时文理科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各自的学科知识视角延伸到多维交叉领域的探讨,从享用成果延伸到了创造发现。在劳动中体会和谐的自由,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美育中品味诗意的栖居,大家也探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

 

悟以往耕耘之辛勤,知来者劳动之可追,劳作初体验后,师生感慨良多,背靠着金黄待割的麦浪,留下了一张合影,也将这一次的耕种记忆定格。

 


劳动实践是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精准阐明了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建设“南山耕读”劳动实践基地的同时,哲学书院也在积极推动开发“劳动哲学”相关课程,充分挖掘劳动内涵,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耕作体验中感悟劳动艰辛、在俯首践行中赓续劳动精神。未来,书院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继续探索和深耕,为培养时代新人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