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师资力量 >> 任课教师 >> 正文

袁祖社

发布日期:2019-01-09    作者:     来源:     点击:



1 基本信息

姓名:袁祖社

性别:男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Emailzushe@snnu.edu.cn


2 教育经历

[1] 2002至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 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


3 工作经历

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4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人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伦理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特邀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5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文学、现代公共哲学以及制度伦理学等。


6 发表论文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发表于国内核心及以上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各一篇)、《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学术月刊》、《思想战线》、《南开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等刊物,有1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3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伦理学》、《文化研究》、《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新兴学科》等转载。

自200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如下:

[1] A diglogu among Chinese,Western and Marxist philosophies:problem field ,thematic dimension and value content,Social Scienses in China,Vol.xxx,No.3 August 2009

[2] “公共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社会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7/0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原理》2007/10全文转载)

[3] 全球化时代类群本位的公共生活理念与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哲学研究》2005/08,(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原理》2005/12全文转载)

[4]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5]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 “现代性社会”价值本体确立与认同的困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全文转载)

[7] 文化“公共性”理想的复权及其历史性创生——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解释视域——《学术界》2005/05(《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 “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思想战线》2008/03

[9]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9/02摘录)

[10] “公共性”信念的养成:“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及其人文价值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me19 No.3 2006 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4期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6/5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1] 制度精神:基于现代“人文理性”之优良政治伦理价值诉求——《思想战线》2009/04

[12]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主体”的理念范型与公正本位的“和谐价值观”的确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转载)

[13] 虚无主义的文化镜像与当代中国“自我经验”实践的困境——“事实”与“价值”的深度分离及其历史性后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14] 走出现行哲学分类之“藩篱”——《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转载)

[15]“世界主义观念”的乌托邦想像与“原创文化”智识性理念逻辑的深度迷茫——理念依据、主题层次、模型创构及其实践功能限度的多重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6] “虚无主义”的价值幻象与人文精神重建的当代主题——“私人性生存”与“公共性生存”的紧张及其化解袁祖社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7] 公共性真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基点袁祖社河北学刊 2008/04

[18]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载)

[19] “生态文明”时代与现代人的审美性生存及价值体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0]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袁祖社河北学刊 2007/02

[21] 自由主义的“文化公共性”观念及其多元价值观的困境——现代“生存”本位之“文化转向”的公共哲学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07/02

[22] 文化“公共性”的诠释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袁祖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6/00

[23] 人类“公共利益”正当性的探求与“公共悖论”的有效化解袁祖社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24]“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袁祖社中国德育 2006/05

[25] 实践的“公共理性”观及其“公共性”的文化—价值追求——马克思新哲学观的精神实质及其人文意蕴袁祖社学习与探索 2006/02

[26] 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人文杂志》2006/01

[27] 面向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的实践价值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究述评袁祖社教学与研究 2006/02


7 学术著作

《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文库)、《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5部


8 科研项目

1996年和2003年分别主持过国家级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各一项,2001年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一项,2002年主持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资助的博士后专项研究课题一项,2001-2003年主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委托课题两项,2008年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专项委托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社科基金规划课题三项。

自2005年以来承担的科研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十五社科规划2003年度课题资助项目“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探究——当代公共哲学的理论视角”(批准号03BZX015),项目在研;

[2] 2006年教育部资助项目:“市民社会与公共精神”,已顺利结题,等级为优秀;

[3] 2008年教育部专项委托课题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研究,已完成,研究成果全部正式发表,并被收入《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文集》(教育部社科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 参与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陕西师范大学王涛教授任首席专家):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变化轨迹及其规律研究,项目在研。

[5] 主持省交通厅课题“和谐交通”与交通企业创新性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在研;

[6] 主持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经开区文化建设规划研究”,已完成。


9 表彰奖励

自2005年以来获奖情况:

[1]《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研究》(发表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获2007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中国特色市民社会问题的哲学探究》(系列论文)2006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市民社会与公共精神》(系列论文)2007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现代公序良俗社会公享性合理价值观的确立及其意义》(2008年教育部委托课题)获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省委宣传部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二等奖。

[5]《公共性信念的养成: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及其文化价值意义》获2009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现代公共哲学的视角》,2009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 教学情况

[1] 自2005年以来,先后为政治经济学院本科生(哲学、法学等)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文科学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专题”、“哲学专业导引”、“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同时为兼任全校部分院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每年度教学工作量均在800以上,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2] 自2005年以来,先后为政治经济学院哲学专业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人文学专题研究” 、“价值哲学专题研究”、“西方伦理学思想史”、“制度伦理学专题”、“伦理学前沿研究”等课程,每年度教学工作量均在800以上,该年度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3] 2005年起,为全校文科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专题讲座”课程。为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专题研究”以及“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等课程,每年度教学工作量均在800以上,该年度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4] 2006年10月,主持申报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品德实验室建设”修购计划,获得150万建设资金。

[5] 在兼任哲学系主任期间,主持申报“陕西省哲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获得批准。

上一篇:曹树明

下一篇:刘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