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助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助教 >> 正文

李佳欣,2019-2020学年秋学期,《中国哲学的世界》课程助教

发布日期:2020-01-10    作者:     来源:     点击:

讨论课:

学生需要结合参考文献,在课前进行问题的初步探索,并且产生自己的观点撰写发言稿。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和生活体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和观点。

本学期第一次讨论课主题是“亲亲相隐、切负而逃、封象有痺——美德还是腐败”,第二次讨论课为:“金岳霖问题——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第一次研讨分为三组进行,时长为两节课时,前两组研讨邀请了何大海老师指导讨论,最后一组由两位助教主持讨论。第二次研讨分为五组,由助教主持,时长为两节课时。

“亲亲相隐、切负而逃、封象有痺——美德还是腐败”主题讨论中,同学们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概念定义进行解读,形成立论基础。

喻莉聃指出,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是凡可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勇气、自信、乐于助人等,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指组织、制度、机构等混乱、黑暗。她认为案例故事出于维护个人利益而破坏组织稳定性的腐败行为。同学们由基本定义出发,对案例故事做“美德”或“腐败”的评判,这将成为其之后论述的出发点。同时,有同学基于时代差异的角度,认为案例故事既非美德,也非腐败,提出了中和的观点。

二、讨论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王奕童认为在 “法、理、情”三者之间,“法”是清晰的、实定的、人为的,“情”和“理”是含混的、非实定的、自然的。对法的情理化理解成为了古代中国的特别现象。法的情理基础是衡量法律的标尺之一,是理解法律的基础。古代传统并没有终结,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之中,需要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之下,构建在理性基础上的忽视亲缘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张姝娴认为亲情和法律可以并存,在大义灭亲这种牺牲亲情追究法律责任和亲亲相隐这种人性伦理化但是不违背亲情的两种方法中,亲亲相隐更符合我们的社会情况和伦理意蕴。同学们普遍认为美德和法律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美德是法律的根基,法律是对美德的守护。

三、讨论时代差异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朱仁杰认为三个案例中的行为既不是美德,也不是腐败。社会性质和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认知,难以找寻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度。张静悦提到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是维系国家的基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是人们行为的普遍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案例故事有其时代合理性,对当时的社会有积极影响。庞慧媛认为“亲亲相隐”最初是美德,最后不道德,需要用更加具体的法律来约束,用理智的亲情抚慰,达到孝亲和社会秩序的统一。 王菲认为亲亲相隐现象是个人的血缘亲情凌驾于法律理性之上的体现。她在分析了案例故事产生的背景之后表示儒家的伦理思想已经成为前现代的东西。在人性人情层面上我们可以为亲亲相隐等现象辩护,但是在法律的建设和贯彻落实上则不应该被提倡。

在同一个主题中,同学们有很多不同的观点。通过讨论,同学们形成了由概念出发进行思考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自圆其说,加深了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理解,思考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金岳霖问题——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主题讨论中,同学们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哲学在中国’和‘中国的哲学’进行分析,讨论哲学的定义。

同学们首先注意到“哲学”一词是舶来品,是日本翻译西方“philosophy”的用词,本身就含有西方哲学的涵义。卢海成认为哲学在今天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柴荣认为“中国的哲学”和“哲学在中国”作为两个问题,“中国的哲学”强调的是中国哲学特性的史,“哲学在中国”是用西方的理论套路在中国理论中寻找相符合的东西。由此角度出发,同学们讨论了广义哲学和狭义哲学的区别,肯定了中国拥有普遍意义上的本土哲学思想,指出了在现代学科建设中,我们目前需要暂时使用西方哲学诠释的范式来建立交流。同时,同学们讨论了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产生背景,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

二、总结名家观点。

王瑜探寻中国哲学的学科概念始于1914年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她总结了胡适的“疑古”,冯友兰的“释古”和张岱年的“文化创造主义”思想,认为张岱年在探求中国哲学史独立性的问题上作很大的进步。王瑜认为中国哲学史应该是“中国哲学的史”和“在中国的哲学史”的综合,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现代学科体系下的“中国哲学的史”。

三、中国哲学中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

张馨元提出是否需要按地域对思想进行划分的问题,过分局限于民族性可能会导致思想向狭隘化发展。赵子姚提出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的民族性和独立性王雨佳认为在进行中国哲学的研究时需要更多地参考西方哲学研究的形式,在传播中国哲学时尽量多地保留中国哲学的实质性内容。哲学作为一个普遍性学科,应该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同学们认为在现代进行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立足民族性,发展现代性,以此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学科建设。

通过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消除了中国哲学不注重逻辑理性的误读,深入思考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区别。在讨论中,同学们更加具有哲学性的思维习惯,能够注重语词概念在不同场域中的运用,准确把握讨论主题。


学习成果及存在问题:

通过学期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学们增加了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和体悟,能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产生哲学思考。

但是通过讨论课和同学的交流可以发现,同学们仍缺乏自主搜索文献的意识和能力,对讨论主题的把握不足,还需要在日常中培养同学们讨论的习惯。同学们可以做到认真研读提供的参考文献,但是仍需要加强对课外原著的阅读。

需要同学们加强课堂礼仪的修养。


问题反思:

一、助教在工作时应当有充足的准备和灵活的变通。面对不同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如在拟定讨论课主题时可以由浅入深,用恰当的方式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助教需要加强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起到桥梁的作用,辅助学期课程的良好进行。

二、同学们对书院课程的定位仍不清晰,存在以对待普通选修课的态度对待书院课程,可能需要多进行书院活动以加深对书院文化的理解。

三、加强书院管理,形成明晰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守则。

四、建立书院主动清退机制,对于缺课次数过多或行为不端的学生进行清退。

五、保证小班研讨。通过两次讨论可以发现研讨班人数宜控制在7-9人,能够最大保证讨论效果。


学生反馈:

有同学表示部分课程压力比较大,可以建立选退课机制,以便同学选择合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