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基督信仰中的人伦之思——《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第二次讨论课汇报(二)

发布日期:2020-06-01    作者:包凌峥     来源:     点击:

5月28日晚,《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第二轮第二组讨论课延续第一组的方式继续开展,本组以“基督信仰的人伦思想和价值观念”为主题。讨论课开始前,宗老师对本次讨论进行了指导,点明了《圣经》的《新约》和《旧约》两部分的关系,以及《玛窦福音》在其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组内各成员提前一周分享各自的讨论初稿,经过修改完善形成讨论课时的发言稿。

▍第二组讨论课海报

讨论课的发言因为前期的充分准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讨论现场气息流畅,氛围热烈。第一位出场的解林森同学比较了《玛窦福音》和《论语》对待“复仇”问题的不同态度。关于发言中提到的“仇敌”,李佳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圣经》中提到,要把家人看作自己的“仇敌”,这令人十分费解,仇敌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解林森同学回应说,在他看来,这是因为信徒对上帝的信仰被要求高于其他一切情感。宗老师补充说,仇敌的判断的确是以信仰为标准的,一道信仰耶稣基督的家人在共同信仰中达到了情感上的完美合一。

▍解林森同学在展示中

李佳同学从管理学专业的背景出发,诠释了基督教的“博爱”观念,并简要地分析了这一观念在西方现代历史上的影响。邓巧悦同学提问:《旧约》中的“爱”强调民族性,《新约》中的“爱”更具普世意义,从现状出发哪一种爱更“恰当”?李佳同学认为,后者所宣扬的“无疆之爱”体现了更为宽广的心胸,因而更具启发性。解林森同学认为,李佳在发言中提到的现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影响,而孙中山所主张的民生主义事实上对西方当时的资本主义弊端有所批判,这些现象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是博爱观念作用的后果。周苗同学提出,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或许确实曾发挥过促进缩小社会不平等的作用,但如今它的现实意义已经大大降低,正如尼采提出“上帝已死”,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已经变为根本上由利益所驱动。就此,李佳同学指出,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博爱精神仍然有助于缓解这些矛盾。同学们还谈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等问题。

袁子墨同学围绕着比较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对“信”和“行”关系的不同界定。霍美林同学提问:基督教宣扬“因信称义”,认为称义的标准在乎内在的信仰,但是内在的信仰无法直接从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自称已经信仰的人究竟是否真的信仰了呢?袁子墨同学回应说,但从人的角度难以给出评断,因为《圣经》告诫人们不能论断人,另外一个人的信仰是否真实还需要圣灵的引导,不是主观意愿能成就的,所以信仰根本上是神有资格处置的事。宗老师补充,强调因信称义并不意味着信与行的分裂,一个真正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追寻、实践善和爱的行动。周苗同学援引了休谟的观点,指出信念和知识存在区分,“相信”某物的存在和“知道”某物的存在是不一样的,故康德意义上的信仰只承认我们可以“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否认我们能“知道”上帝存在。宗老师解答:《新约》主要讲述的是耶稣的故事,耶稣是上帝的完美的启示,“信仰”耶稣之为道成肉身和“知道”耶稣的肉身在历史上的存在二者是统一的。

赵月月同学从“上帝之城”的理念入手尝试着对“真福八端”作出诠释。解林森同学对其中的“神贫”的主张表示困惑,他提问:富裕在基督教观念中是罪恶的吗?宗老师解释:财富被认为是中性的,其本身并不遭到排斥;“神贫”真正要反对的是世人对财富的贪恋和占有欲;基督教认为,对待财富的合理态度应当是代表上帝实行管理权,而不是占为己有。刘兢哲同学提出,《圣经》中的确表达了对富人的不信赖,她认为这是因为富人拥有的物质财富更多,在践行“神贫”时要抛却的东西也就更多,放弃对外物的执念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在她的发言中,她对这一论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其他组员也依次发表了报告,并就所涉及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灵”“肉”关系、婚姻的贞洁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赵月月同学在展示中

讨论课的互评拉近了同学彼此之间的距离,讨论稿的形成也得到师生反复的琢磨,在互评表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同学们对彼此的发言有深刻印象,并且针对其中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准确的评析,这一方面提高讨论效率,保证学生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在随后的优秀讨论稿推荐中,学生们的互评也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无论是讨论课效果还是讨论稿的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互评这一模式非常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