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爱”的体验 与人性问题——《基督宗教与西方文明》第二次讨论课汇报(三)

发布日期:2020-06-02    作者:包凌峥     来源:     点击:

5月31日晚,本轮第三组讨论课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讨论开始前,宗晓兰老师向组员们介绍了本次讨论主题文本的背景情况。她强调,《圣经》中《旧约》与《新约》两部分是密切关联的,《旧约》是《新约》的预表,《新约》是《旧约》的成全。《新约》中的福音书讲述了耶稣的故事。作为本次讨论课主题的《玛窦福音》第五章集中地阐述了耶稣对信徒的教导,既是基督信徒应该遵守的价值准则,也是基督教观念中天国子民应该具备的素质。针对本组主题——“基督信仰中爱的体验和人性问题”,宗老师指出,耶稣给出的诫训虽然不合乎“情”,不合乎“理”,但合乎爱的原则,这也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要义。宗老师对同学们提交的讨论稿予以赞肯,认为大家围绕着文本从各方面作了讨论,表达了自己认真的思考,更谈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第三组海报

第一位出场的田萌同学介绍了对“《玛窦福音》中的爱与信仰态度”的研究。郑佳炜同学认为其发言集中地表达了基督强调要以“以德报怨”的态度来对待“好人”的观点。他提出:这种态度是否也有适用于“坏人”,也即可以用来感化坏人的方面呢?田萌同学对他的想法表示赞同,并且还进一步指出:耶稣所教导的“以德报怨”的待人准则,根本上是表达了一种对于他人的道德能力的信任,并不依据“好人”“坏人”的区别来划分对象。基督徒往往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总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或至少有可能变成好人。郑佳炜同学追问:这是否意味着基督教所确立的判断“好人”的标准比世俗观念更低?田萌同学认为,基督徒对他人的普遍信任源自对众生的无条件的爱。一旦有了这种无条件的爱,那么人人都可以被看作好人,因为人人也都可以享有和拥有这种爱。这种爱和信任的态度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田萌同学在展示中

第二位发言的黄思铭同学通过结合文本对基督教教化信众的方法作了探讨。针对其发言中提到的耶稣对天国的许诺只是“空头支票”的观点,王子安同学提问:关于文中提到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观点,即人的依赖感对其宗教活动所起的作用,既然这种“空头支票”本身是虚假的,为什么人们还是会对其有所依赖?黄思铭同学回应说,一方面,早期教会所吸引的大多是生活极为贫苦的民众,他们的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内心的期望十分热切,因此容易对耶稣的承诺产生信赖,想象自己凭此就能实现彼岸的、永恒的幸福。另一方面,人活着本就需要依赖,死后升上天堂的说法满足了人们对虚假的幸福感的依赖,因此容易欺骗人。王子安指出:对对象的依赖往往要以对象是可靠的为前提,而“天国”的幻象本就是虚假的,为什么还会令人产生依赖呢?黄思铭回应说,尽管天国本身是虚幻的,但当时的人们相信它是真实的,是能够在死后切实地达到的。王子安指出,就此而言,是否应该说宗教“利用”了人们对外物的依赖感,而不能说信仰的内容本身体现了人们对外物的依赖呢?黄思铭说,不能过度否定宗教的价值,宗教也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例如可以让信众们的内心更加平和。吕航同学指出,用费尔巴哈的思想来解读基督信仰或许并不适当。黄思铭认为,借助费尔巴哈的观点,能够让我们分析问题的视野更加开阔。

▍吕航同学在展示中

第七位登场的吕航同学论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关于如何达到幸福状态的求索,以及中世纪神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关于“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吕航同学赞同“信仰寻求理解”的立场,认为信仰假如完全不关乎理性,也就丧失了应有的价值。但另一方面,理性的思维往往是借助于符号来表述的,这固然提高了传达的效率。而信仰则是一个人内心的追求,达到一定状态就好。如果非要用理性来涵盖信仰,可能会有将信仰功利化的倾向。评判一个有信仰的人的行为,不应该用世俗的、外加的标准。其他同学依次进行了发言,并围绕着基督信仰的人性论和如何践行等问题展开了热切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