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设置 >> 正文

肖士英:《〈资本论〉导读》课程大纲

发布日期:2020-04-28    作者:     来源:     点击:

“《〈资本论〉导读》”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资本论》基本概念、理论解析

一、商品属性理论

二、劳动理论

三、价值理论

四、商品拜物教理论

五、剩余价值理论

六、资本积累理论

七、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八、现代殖民理论

九、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理论

十、资本周转理论(劳动期间与生产时间理论)

十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简单与扩大再生产)

十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理论

十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及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十四、商品及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及货币经营资本
十五、利润构成与生息资本

十六、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

十七、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十八、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第二章 商品拜物教、物化及其历史合法性限度

一、商品拜物教内涵的社会哲学解析

二、商品拜物教内涵的经济哲学

三、商品拜物教本质的历史本体论解析

四、物化的不同内涵

五、商品拜物教的物化本质

六、物化意蕴的生存论、本体论解析

七、商品拜物教、物化的历史合法性及其限度解析

第三章 劳动意蕴的哲学勘视

一、劳动的本质及其时代性历史性

二、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在《资本论》中的基础地位

三、劳动链理论及其对《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扩展

四、《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哲学意蕴

五、“图灵测试”、“中文屋”、AlphaGo等人工智能对《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效应

六、《资本论》劳动价值论与人工智能价值论内蕴的社会结构效应

第四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哲学维度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社会结构论向度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社会流动论向度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向度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哲学向度

五、劳动链理论对剩余价值理论哲学向度的扩展

第五章  资本逻辑及其合法性前提的哲学解析

一、资本逻辑的内涵

二、基本逻辑的内在驱动机制

三、资本逻辑的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

四、资本逻辑的合法性限度及其评判标准

五、资本逻辑的合法性前提

六、资本逻辑合法性前提的哲学诠释

第六章 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的哲学人类学意蕴

一、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的工具理性效应

二、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的建设性文明效应

三、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的社会分化分裂效应

四、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孕育

五、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的反社会效应

第七章 生产时间理论对无产阶级被双重奴役处境的诠释

一、生产时间与自由时间关系的历史性

二、生产时间的剩余劳动时间本质

三、自由时间的消费时间本质

四、自由时间对剩余价值实现的保障意义

五、自由时间作为剩余劳动时间转换形态的本质

六、生产时间与自由时间:无产阶级被双重奴役的时间处境

第八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对历史哲学新课题的彰显

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促使民族史转向世界史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

三、利润最大化取向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全球化效应

四、利润最大化取向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逆全球化效应

五、利润最大化取向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对立的不可避免性及其破坏性效应

六、利润最大化取向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对立对历史哲学新课题的彰显

第九章  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本体论解析

一、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

二、利润最大化取向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对物质生活的生产的双重效应

三、利润最大化取向的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对人的物化效应

四、利润最大化取向的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对历史可能性的瓦解

五、利润最大化取向的信用、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摧毁历史可能性风险的消解条件

第十章 《资本论》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一、抽象力:《资本论》的认识论意义

二、历史发生学方法:《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之一

三、历史辩证法:《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之二

四、对历史阐释学方法的隐喻:《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之三

第十一章 马克思人类学历史学研究对《资本论》视域的拓展

一、马克思由《资本论》的写作出版转向人类学历史学研究

二、《资本论》视域与人类学历史学视域的区别

三、马克思由《资本论》的写作出版转向人类学历史学研究的视域拓展意蕴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其一,以解读《资本论》文本为基础

其二,以阐发《资本论》哲学意义为中心

其三,讲解和多向互动为基本方法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其一,讲解是否使学生理解了文本;

其二,讲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想象力发育状况

其三,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认受度。

其四,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学生所写课程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学生课堂互动质量为标准,前者占70%,后者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