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四届招生工作启动以来,哲学书院吸引了全校各学院数百名学子的关注,纷纷加入微信、QQ等线上咨询群。为使同学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哲学书院的整体情况,2021年11月12日、14日,书院分别于长安校区和雁塔校区举办了线下招生宣讲会。每场宣讲会设有观看哲学书院宣传片、主题宣讲、往届学子分享、互动答疑等四个环节,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为拟报名加入书院的同学们答疑解惑。

12日晚,长安校区宣讲会以哲学书院宣传片《理性之光,哲学之眼》开场,以一张最生动的名片给现场的同学们带来书院初印象。作为新时代通识教育改革的行动者,哲学书院倡导让知识走出书斋,打破学科壁垒,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实现育人目标,在学习研究和文化传承中滋养身心、承担使命。

而后,书院通识中心主任尹兆坤副教授从成立哲学书院的初心、书院的基本情况、培养特色与模式、建设成效与影响、招生政策与学生管理五个方面做详细介绍。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不同于“课程—书院”、“住宿—书院”、“专业—书院”的运行模式,书院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与西方之精神推行通识教育。尹老师强调,哲学书院秉承的“哲学+”模式是未来哲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书院期望充分发挥哲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以跨学科的理念,推动哲学与文科、理工科等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不断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人文、科技等各个领域运用哲学思维实现卓越发展。此外,尹老师的详细讲解为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哲学书院的整体面貌。

往届学子分享环节中,2018级国际商学院的宋岩和2019级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的周璇分别结合自己在书院学习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呈现更立体的书院。在宋岩看来,哲学其实并不是像大家印象中那样高深莫测或枯燥无味,他列举维特根斯坦盒中甲虫的颜色悖论、上帝存在等问题证明哲学是一门自由选择、兼容并包的学问。周璇认为,学习哲学并不仅是学习哲学家的观点,还应该结合我们对本专业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其价值意义。而哲学书院除了提供学习哲学的平台,同学们还能在这里参加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两位同学均表示,书院不仅有知识渊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更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享受思维的碰撞。

在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到的书院结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及招生淘汰率等问题,尹兆坤老师做了详细解答。

14日晚,雁塔校区专场宣讲会由书院专业导师石碧球副教授火热开讲。观看了大气的书院宣传片后,石老师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在大学建书院、我们为什么建的是哲学书院、理想中的哲学书院、建设中的哲学书院、哲学书院后续思路与举措等五个方面依次阐述。石老师列举作为当代书院代表的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经验,进一步阐明建立哲学书院的目的,随着科技革命时代的来临,培养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一种“教人如何做人”和“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的专门教育,哲学教育绝不只限于哲学专业,而应该成为整个人文和科学领域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秉承着以“哲学+”的视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哲学书院希望能能够促进同学们健全人格的养成、批判思维的训练、跨学科品格的养成,形成自由教育的开放场域。为此,书院从课程教学和文化建设两个维度出发,一方面开展通识教育,丰富“哲学+”课程体系,吸纳各学科优质资源;另一方面打造精品育人项目,创建特色品牌活动,突出思想传承,践行文化育人。

作为书院的首届学子,来自2018级外国语学院学生王瑟艺分享了在哲学书院的成长,她已经完成了《西方哲学的世界》、《关中文化十八讲》等八门课程的学习,但读书行路当齐头并进。作为古希腊文化研习社首任社长,她也分享了自己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芸阁书院游学、闻道茶叙、周文化暑期实践、读书会、电影沙龙等活动构成了她在书院生活的重要篇章,其中今年暑期的“周文化的溯源、传承与开新”社会实践尤其让她受益匪浅。2020级教育学部的黄璇将自己与书院的故事称为“最美的遇见”。作为第三届学生,尽管目前只是她进入书院学习的第二个学期,但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对书院的热爱和归属。黄璇表示,她不仅学到课程知识,还有机会和优秀的同学组队参加了大创项目,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和实践能力,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她满心欢喜言道:“风格各异的老师在这里各出奇招,哲学知识在这里生动有趣,师生在这个平台教学相长、各有所获,期待对哲学感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加入哲学书院。”

在互动答疑环节,线上线下的同学们纷纷提出对书院课程、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面对在场学子的种种好奇和疑虑,石碧球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并对同学们加入哲学书院大家庭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同学们也通过此次宣讲会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除招生咨询、招生宣讲,本次招生宣传系列活动中还特别邀请到我校文科资深教授、哲学书院驻院教授尤西林和哲学系教授、哲学书院专业导师丁为祥分别带来招生专题系列精彩报告。两位教授不仅是国内哲学研究的顶尖学者,一直以来也都非常关注书院的发展,擘画着哲学书院的蓝图。

读书行路,所思所行。欢迎每一位有志学子加入哲学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