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思想星空大讲堂第三期:哲学的思想任务

发布日期:2019-10-28    作者:     来源:     点击:

思想星空大讲堂第三期|吴晓明

 

哲学的思想任务


 

10月26日晚七点,在哲学书院首届“书院文化节”开幕式之后,吴晓明教授为书院学生带来思想星空大讲堂的第三期讲座。讲座开始前,寇东亮教授对吴晓明教授的学术经历、学术著作和近期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同学们对吴晓明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

讲座开始,吴晓明教授就开门见山指出:当代哲学问题越发重要,概因哲学是思想的实现,而思想是当代当务之急。尽管哲学作为科目,但与其他学科很大差别,吴教授提出:这有着知识和思想的区别。

吴教授以《基督山伯爵》为例,又援引孔子的学思关系,借此提出:哲学不止于思,也与时代有关。正如黑格尔曾说:哲学是被思想的时代。他又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例子,讲述了哲学看起来是和时代无关的,但考虑到宗教、社会背景,笛卡尔的理论实际上开启了整个理性的时代。而后吴教授总结:哲学最本质的就是思想。

但如今阻碍思想的最大障碍是“外在反思”。吴教授认为这在日常话语中就是:教条主义。他引中国革命历史为例,苏联留学归来的二十八博士,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内部,但却用一般原则指导,人们称之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指导下,二十八布尔什维克组织中型城市革命,引发了悲惨的结局。只有当中国革命人认识到革命的内部,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摆脱了外在反思和教条主义,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内部中去。所以可见,知识和思想是不同的,以一种外在反思的方式认识经验和知识的学习是无用的。

吴教授接着说,长久以来,中国对于现代性保持着一种“学徒状态,”在《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中,他还着重论证了这个问题。吴教授承认,我们的大量知识都是外来的,学徒状态必要有效而成果丰富,其积极作用不得否认。但是,学术的真正成熟都意味着要摆脱学徒状态,拥有自我主张。他提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徒状态的学习过程是波澜壮阔的,意义深远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必须改弦更张,获得学术自我主张。

吴教授认为自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如果不把研究本质回归到社会现实中去,就是时代的错误。然而现代对于“现实”的使用过于轻佻,“现实”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直到黑格尔和马克思才有恰切论述。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是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和“事实”完全不同,绝非单纯的实存,而是必然、展现出本质的。吴教授举了恩格斯论现实事实的和“仆人眼中无英雄”为例子,进一步阐明了现实的深刻意义。中国学术能否有自我主张,就看能否深入中国社会的现实之中,在此转折点,思想任务是沉重的。

吴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单纯学习不够用了,思想的任务要求批判的方法。批判不仅在运动中,也在生活中。批判的概念不止生活中的“否定”,在哲学上的原初、基本含义则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康德和费希特的批判哲学影响深刻,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现出对不同领域的澄清前提和划分界限。后来的哲学家都继承了批判的理念,马克思曾有著作《批判对批判的批判》。

批判方法的使用和意义是深刻的,只有批判看似理所当然的理论思想,才能避免外在反思。吴教授以公平为例,批判了“切蛋糕”例子中的前提“利己主义个人”和“原子个人”,体现出学术理论应该投身于现实的观点。吴晓明教授还引用了大量来自经济学、社会学的知识作为例子,为同学们讲解批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更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民族的宏大叙事,更是对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贡献,表达了在历史关键转折点,诸位学习应该承担责任,完成时代的任务。

 

最后,寇东亮教授对吴教授的讲座做了精彩点评,期待诸位哲学书院学子能够呼应时代潮流,掌握批判能力,学以致用、以成材!

 

书院学子聆听吴晓明教授的专题讲座


撰稿人: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