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文化节·工作坊】陕西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14    作者:     来源:     点击:

“哲学教育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9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工作坊”第一期在长安校区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哲学教育”工作坊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哲学书院共同主办,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冬,哲学学院副院长石碧球、李敬峰,哲学系各教研室、哲学书院通识中心等十余位老师共同参会,工作坊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外哲、美学教研室主任王辉副教授主持。

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冬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哲学教育工作坊的设立,是哲学学科和转学专业适应新科与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的一次探索目的是要探索新文科和国家一流哲学专业背景下如何做好哲学教育形成师大特色。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及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的“哲学: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专题研讨会”会议内容刘书记到,要形成教育教学新思路和能够落地的具体举措,凝炼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在党建+学科、党建+专业等方面创设品牌性活动,不断扩大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影响力。

主旨发言部分,哲学学院副院长李敬峰教授围绕哲学学科发展问题,从知识储备、健全人格、批判思维、哲学气质四个方面,对哲学人才拔尖全面全方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哲学系党支部书记王晶副教授“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把握前沿服务社会”为题,集中探讨党建与哲学学科的融合发展问题。

哲学系各教研室主任就论坛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马哲、伦理教研室主任常永强老师“马哲伦理学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题,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哲学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跳出个人视角宏观地思考问题。科哲、逻辑学教研室主任杨辉副教授“贯通专业、通识与普及教育,构建大哲学教育体系——从科技哲学与逻辑学的角度谈”为题,指出目前哲学的专业基础教育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积极性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学科活动设置来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学习并且改变他们现阶段的学习问题。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江求流副教授“哲学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通:以中国哲学为中心”为题,从中国哲学研究和发展的角度,强调专业教育与通知教育对人的培养和塑造问题,引导同学们形成独特的哲学气质。哲学系主任,外哲、美学教研室主任王辉副教授“外哲专业和美学学科的发展问题: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科融合”为题,围绕学科+专业融合发展路径,在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科生教学大纲修订、新文科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哲学书院通识教育中心老师主要介绍了复旦哲学教育的经验。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文琦老师“复旦哲学本科教育值得我们学习的几点体会”谈到了复旦哲学的本科教育值得我们学习的三点印象,五点体会。书院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尹兆坤副教授“复旦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经验总结”为题,从师资力量与规模、课程体系、复旦公共教育的三阶模式、复旦面对社会的公共教育、复旦数理逻辑教学团队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们在公共教育与通识教育上与复旦大学的差距,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势和短板吸收和借鉴复旦的成功经验。

在闭幕式环节,哲学学院副院长石碧球副教授进行总结发言。石老师指出,哲学本科专业建设是推动我院哲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背景下提出的本科拔尖教育人才培养成为各个学校和专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成立哲学教育工作坊主要的初衷是推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在哲学专业教育、哲学通识教育、哲学公共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使哲学教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四个半小时的交流讨论,与会专家围绕科与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哲学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问题,从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同时也梳理以书院制推进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举措,对今后学院和书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次工作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