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师资力量 >> 任课教师 >> 正文

戴晖

发布日期:2019-01-09    作者: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来源:     点击:




1 基本信息

姓名:戴晖

性别:女

职务/职称:教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Emaildaiping1965@yahoo.com.cn

2 教育经历

[1] 2000.4 - 2003.8,德国奥斯纳布鲁克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博士

[2] 1989.4 - 1993.10,德国奥斯纳布卢克大学哲学,文学专业,双硕士学位

[3] 1986 - 1989,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史专业,修满硕士课程

[4] 1982 - 1986,武汉大学外文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3 工作经历

[1] 2017.9 - 今,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2] 2003.10 - 2017.9,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

[3] 1994.1 - 2000.1,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德语中心,讲师,副教授

4 主要科研成果

4.1 专

[1]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年,再版于2007;

[2]  Von Feuerbachs Weltanschauung zu Marx’ und Nietzsches Besinnung auf die Welt der Moderne, Koenigshausen & Neumann, Wuerzburg 2006;

[3] 《从费尔巴哈的世界观到马克思和尼采对现代世界的省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15年12月再版于人民出版社,题为《费尔巴哈 马克思 尼采》。

4.2 译著

[1] 《荷尔德林文集》,199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2003年和2006年重印。修订版将由商务印书馆于2018年推出。

[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讲座》,德国 贺伯特·博德著(H. Boeder),商务印书馆,北京2016年。2017年重印。

4.3 校译

[1] "诗语言 思" 海德格尔论文讲演集》,1989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初版,1995年第五版。

4.4 代表论文

[1] 席勒的审美思想及其哲学关联,世界哲学,2012年第6期。

[2] 语言的创造性——纪念卢梭诞辰三百周年, 哲学研究,2012年第8期。

[3] 卢梭的公民宗教, 世界宗教与文化,2013年第5期。

[4] 新时代的新宗教,《宗教与哲学》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 马克思和梅洛庞蒂在语言维度上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4期。

[6] 贺伯特 • 博德的理性关系建筑学——“圆满的思”是“在当下运思”, 《诗书画》杂志,2016年第4期。

4.3 核心期刊论文

[1] 从费希特哲学分析《许培荣》的人性教养历程——荷尔德林小说的理性关系,《哲学家》200720087月,230-256页。

[2]“我思”和“我要”——费希特《人的规定》中的实在概念,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5-18页。

[3] 西方近代的绅士和淑女,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43-47页。

[4] 意识的虚无与真实(纪念《精神现象学》200周年笔谈),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16-18页。收入人民大学文献资料汇编《外国哲学》,2008年第1, 33-35页。

[5] 尼采对科学的评价,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7期,17-21页。

[6] 感性与激情——费尔巴哈的起源学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50-56页。

[7] 通过自由给予自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复旦哲学评论》第三辑,20069月。

[8] 马克思和尼采对现代世界的省思——世界的转折及其现实性,《人文》香港人文哲学会,20066月第150期。

[9] 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的宗教批判——现代世界和历史的分水岭,台湾南华大学《世界宗教学刊》第七期,20066月,99-111页。

[10] 超越形而上学抑或理性与自身的区分——从宗教批判出发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21-27页。

[10] 人道主义及其未来——马克思的世界性批判,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2] 爱与正义——尼采的品德学说,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6-10页;收入人民大学文献资料汇编《伦理学》,2006年第1期,32-36页。

[13] 虚无主义的历史危机——尼采的《道德谱系》,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36-41页。

[14] 舞蹈的大地——尼采的天空,《人文》香港人文哲学会,2005年第139期,13-19页。

[15] 荷尔德林创作思想的时代特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05-110页。

[16] 等待中的世界——看贝克特的《等待果多》,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7

[17] 荷尔德林诗的前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2  

[18]  "大向导" 的语言与布克哈特的目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19]  ""与艺术终结,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收入人民大学文献资料汇编。

4.4 学术译文

[1] 《海德格尔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  

[2] 《中国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3]  "哲学与文化月刊",台湾辅仁大学 1997

[4]  "当代中国哲学学报",台湾南华大学,200620072008

[5]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年刊》2006

[6]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9辑,2006

[7]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4卷,第3期,2007

[8] 《意象》,第2期,2007

[9] 《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2007

[10] 《江海学刊》,第6期,2007

[11]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2007

[12] 《德国哲学》,2008年卷。

[13] 《外国美学》第19辑,2009

5 科研项目  

[1] 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教委科研项目 "荷尔德林" (1995-98).经费三万元.成果见上述有关译著和论文。  

[2] 参加"大学德语"阅读教材的编写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教学  

[1] 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讲"西方美学史""文艺新学科" 必修课程。 "西方美学史"课程没有采用教科书,自己撰写全部讲义。,参考书目及其重点开学时布置给学生,集中答疑,比较重要思想概念在中文翻译上的不同可能性。因工作认真细致,一定程度上传达了读书的"意趣",课程深得学生喜爱。”文艺新学科" 的内容为荷尔德林的创作。这是在浙江大学首次开设关于荷尔德林的课程,讨论诗的事业和诗人的关系。结合学生的特长,融入了关于中西诗歌的特点,有我无我之境与绝对诗的比较等趣味性讨论。  

[2] 与德语相关的各类课程和部分班主任工作:本科生,研究生二外,博士生一外,科技德语辅修,经济德语,职业德语,出国人员德语集训,德国高校入学语言考试培训班,德语影视欣赏等等。

7 在德从事的研究工作

[1] 1989年起师从海德格尔的弟子贺伯特博德先生(Herr Dr. Prof. Heribert Boeder) ,在海德格尔的众多学生中,博德先生并没有以名声见长,但是在纪念海德格尔逝世二十周年的会议上博德先生是唯一以继承海德格尔的遗命为主题的发言人。纪念海德格尔逝世20周年的学术会议在MESSKRICH,海德格尔学会所在地举行,论文集题为 "追问真理"KLOSTMANN出版社,法兰克福 1997。博德教授的文章题为 "海德格尔的遗命"。他从未以对这位思想大师的毫无建设性的批评去博取学术界的青睐。博德先生与海德格尔的区别,是思想的不同时代使命的分界。 "思想(C)之事(B)的规定(A,或称尺度)",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海德格尔的继承,但从ABC发展而来的不同理性关系形态清楚地呈现了理性自身的区分(自然理性,世界理性,继承理性) ,理性精神的历史正是在这种区分中由各个理性形态的相互冲击和各自完善而告成。对不同理性形态及其关系和使命的洞察,最终克服了西方现代思想对历史的种种反动,也将海德格尔对历史的 "泰然处之""任其所是 "的态度转化为对历史的承认和赞美。赞美 - 是因为哲学之外更有智慧!智慧不是理性认识,而是人性之知,它是人的居住的根据所在。三种理性形态中,唯有继承理性以赋予智慧认识形式或者说逻辑说服力为使命。然而继承理性的最终完成,例如从康德到费希特再到黑格尔,也掩盖了其来源。例如黑格尔,以终结为开端,绝对理念充沛的创造力已经完全独立于智慧,在他那个时代以压倒性优势取代了智慧(卢梭,席勒,荷尔德林)的地位。哲学史与其说是由某家某一学说对后人的影响而定,不如说是由精神与精神的相遇及其各自的使命和地位来定。海德格尔所批判的西方思想传统的技术特征仅为世界理性的一种嬗变。澄清爱智之哲学的历史,是认情历史与我们的世界的界限的先决条件。揭示哲学与人性之知的关系,是为了再度聆听智慧的语言,审度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思考人的居住的尺度。基于上述思想,我在读硕士学位期间重点放在卢梭,席勒和荷尔德林(近代智慧) ,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近代继承理性)的研究上,精读了大量原著。毕业论文题为:从费希特哲学分析荷尔德林的作品 "许佩利翁" 中的人性教养历程。

[2] 马克思,尼采和海德格尔在现代思想整体当中以直接切入人的创造性本质而著称。我目前的研究工作以宗教批判为导线,试图指出人的本质在其创造性上现代性何在。马克思正是在宗教批判上明确了他与传统哲学的决裂,也排斥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立场,突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他崭新的视野却往往为所谓历史连续性的论调所掩盖。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虽与尼采的反基督不同,但是同在现代世界的基础上,他们又分别以 "共产主义社会" "超人" 来预言了现行世界的结束。从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为目的的生产的角度,马克思提出生产关系的革命,从以提升人的生命为目标的信仰的角度,尼采宣扬一切价值的转换。尼采思想的特定地位使他与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文化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最容易被庸俗化并且加以歪曲和利用。尼采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思想家之一,"尼采热"经久不衰,更要求学术界加强对其思想的研究。  


 

上一篇:丁为祥

下一篇:曹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