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思想星空大讲堂第五期:象之忸怩与舜之忧喜——对圣贤、家与孝悌的心性现象学思考

发布日期:2019-11-06    作者:     来源:     点击:

“思想星空大讲堂”第五期|张伟

象之忸怩与舜之忧喜——对圣贤、家与孝悌的心性现象学思考

2019115日下午两点半,哲学书院在我校文澜楼C段二楼报告厅举办了第五期“思想星空大讲堂”。本期大讲堂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张伟教授,此次讲座由庄振华教授主持,宋宽锋教授、石碧球副院长、尹兆坤副教授等人与会。讲座开始前,庄振华教授代表哲学书院对张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参会的师生介绍了张伟教授的学术成就。

首先,张教授从《尚书》《史记》与《孟子》中的“象日以杀舜为事”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舜与象的故事。《尚书》记载舜“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反映了舜能成为天子的原因,而象作为舜的弟弟却日以杀舜为事。即使如此,象在谋杀舜失败后,见到舜却仍有忸怩之态。而舜也丝毫不提象欲杀己之事,仍能“象喜则喜,象忧则忧”。

接着,张教授介绍了后儒对此事的讨论:舜是否知象杀己,若知,何故随象忧喜?若不知,圣贤乃无智乎?舜随象之忧喜,是真是伪?圣贤可伪乎?舜爱其弟,出于“圣人之心”,凡人可学而知之吗?张教授接着分析:宋儒大体将舜视为圣贤,故为生知,道德圆满,即便知道象欲杀己,仍不以为意,是真忧真喜。但舜之忧喜为何?从胡五峰到王阳明,关注到象忸怩的变化,庄与存以象之忸怩为舜喜之因。张教授认为,象之忸怩是孟子对羞恶之心最好的诠释。

然后,张教授从心性现象学的角度出发,展开了对舜象故事分析:1、舜象故事对于圣贤典范的意义;2、舜象故事对于孟子性善论的意义;3、舜象故事对于心性现象学的意义。最后张教授总结:舜之争于父,以不使其陷于不义;舜以象之忸怩为机括而化象,以使其“不格奸”;舜从其“家化人格”,而至圣贤人格。

最后,在参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张教授结束了他的精彩演讲。在其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张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用现象学梳理传统哲学问题”、“西方自由意志与善恶关系”、“如何解决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巨大差异”等问题,一一作出精彩解答。下午430分,第五期“思想星空大讲堂”活动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会后,张伟教授和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的诸位老师合影留念。

 

撰稿人:李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