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讲座纪实】雷龙乾: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危机与价值重建

发布日期:2022-01-24    作者:     来源:     点击:


 

“哲学+”通识教育系列讲座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危机与价值重建

 

 



1月19午,哲学书院主办的哲学+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危机与价值重建”在云端开讲。本次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书院专业导师雷龙乾教授主讲,来自校内外的2000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雷老师讲解了怎样建构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基础?现代化是一场哲学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雷老师指出对现代化的理解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类:现代化是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统称现代化就是“西化”,或“资本主义化”这是1960年代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模式)现代化就是理性化

中国学者罗荣渠曾提出一元多线论:“新兴国家的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与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机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而历史学家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 而在马克思理论方面,则有“三形态理论”与“五形态理论”,两者结合为中国现代化进行历史定位。总之现代化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雷老师提到了西方现代化哲学的构建历史,如批判经院哲学;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共性;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主题推进),最后马克思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末路的吹哨人。接着又谈到中国现代化哲学的构建历史,讲了旧中国现代化哲学的滞后与互动发展,如乾隆时期有名的跪拜礼之争;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唤起了国人救亡图存、保种保国的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产生了长久的启蒙效应;讲到国民党的软弱性,向封建主义妥、向帝国主义妥协、向买办阶级妥协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要坚持理论创新。


接下来雷老师讲到,中国尚未最后实现现代化难点在哲学。为什么说尚未实现呢?这是以党中央的判断为依据:“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尚未实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价值观面目不清,游移不定。例如疫情中的价值观争议,首先疫情下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后勤人员作为“逆行者们”在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大家的安全并且与病毒做着艰苦的斗争,但是疫情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西安小伙买馒头被防疫人员群殴,保洁因封闭偷菜被开除,这时候就体现出情法两难的问题,如一西安产妇在高新医院门口流产,如一老人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由于被拒诊而猝死,官方对这两家医院都做了严肃的处理。社会舆论反应激烈,对这几件事情的性质及其原因做了激烈的讨论。又讲了国际与国内抗疫哲学的对比,讲了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抗疫哲学是什么,应该如何立论、论证和阐述。

 

下一个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讲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信任危机,从知识到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由于西方的影响而产生的世界观的重大变动,从道德到文化的新文化运动,进而从观念转向行动、从理论转向实践。雷老师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变化,例如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这些重大时代变迁中的事件。接下来雷老师讲到了市场经济中的“国学热”现象,讲到了国学概念的起源以及文化界一般所指的国学是什么,并且认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国学热,一是现实的需求:对抗竞争文化,修身养性,减缓焦虑、减轻压力;二是形上学需求:认祖归宗,价值接纳,欧美人也有保守主义;三是文化自信心:国家富强了,构建民族认同感;作为智慧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切合国民传统心脉。但也要注意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要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把握好它与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原则的关系。

 

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历史上看,后发现代化国家处在现代化工程初期时,多采取启蒙式的文化动员,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本身也具有片面性;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映了追求现代化而不得成功的集体焦虑;当现代化进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之后,国民的文化自信便会逐渐恢复,文化认同也随之增强。

 

雷老师又从另一方面讲到西方近代主流哲学的信任危机,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影响力以及马克思主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契合之上。第一个例子的毛泽东的农村革命的思想,第二个例子是“四个自信”的提出,第三个例子是中美价值观的竞争,这种竞争中主要是利益竞争但也有价值观的竞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共产主义哲学的信任受这几个方面影响:(1)来自客观社会矛盾的压力(2)来自传统文化精神的牵制(3)来自西方文化精神的冲击。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哲学要创新自己的发展进路,要重视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重视民主和平等协商的方法论,要站在时代的高峰,有包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胸怀,最后是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在这里雷老师说自己曾经把一幅写着“美丽的家乡”的字拿给外国人看,外国人看着这幅字就像一幅画一样,这充分体现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美绵长。

 

最后雷老师讲到了两种哲学的对比,世界观的哲学与实践观的哲学,世界观的哲学是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而实践观的哲学却以改变世界为目的,实践观的哲学思考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问题,关乎人们具体的生存存在,在这里雷老师提出了一种三元的哲学构成“中西马”,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哲学产生于人类上一次生产实践大变革的时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问题具有以往所有哲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时代化。

在讲座的最后的互动提问环节雷老师对于同学问到关于“家国同构”的问题,雷老师以中国古代的父母官为例子回答,雷老师同时提醒同学们既要注意到对于“家国同构”的继承,也要注意到有所变化的方面,要从法律与契约上理解其中的区别,“家国同构”有它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这也同时体现出我国在法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现出以法治国的重要性。第二位同学问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的问题,雷老师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中并不存在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事情,而这两者最终是要统一到实践上来的,要从实践观的角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要思考的是“什么是实践”、“人类实践的特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它的问题是什么”、“它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什么”,雷老师说“一切围绕实践本身,而不去机械地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位同学在听了雷老师的作答之后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最后,所有师生对雷老师这次精彩的讲座致以深深的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