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西方哲学的世界》第一次讨论课报道

发布日期:2020-04-01    作者:刘云凤     来源:     点击:

4月9日至11日,《西方哲学的世界》课程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研讨课,论题为“我(心灵)只是脑吗,脑只是运算程序吗,根据本课程所学你对心灵的认知是怎么样的?进一步探讨心身关系,以及心灵与他者(他人)、他物(动物、机器人)的界线要求聚焦于“心灵”。此论题的选取源于在上月授课的“心灵”章节,有同学提议老师可以就一种学说与同学们展开批判与辩护,助教结合前几次讨论中同学们普遍非常感兴趣的人工智能话题,给了大家比较大的发挥空间。45交电子版讨论稿至助教,助教批改回复;讨论课分三组,每组十人,以腾讯会议为平台,每次时长2小时,同学们自由选组,也可旁听其他组

分组名单

第一组讨论于4月9日晚7点进行,助教首先强调了讨论稿与讨论规则两方面的问题,同学们按照名单依次发言。韦伊同学以拉美特利“人体哲学”思想引入,探讨了心灵、脑、肉体三者的定义、关系以及机器人的心灵存在问题、道德伦理问题;刘云驰同学以济慈的诗“想象捕捉到的美必然是真实的”为题,认为在缺乏能够与身体做等效替代的输入输出源的前提下,我(心灵)不只是脑,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并探讨了他心问题;王心悦同学在读了约翰·塞尔所著的《心、脑与科学》一书后,从生物学自然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心灵,同学们提问并进一步梳理了自然主义与还原主义。

第二组讨论于4月10日晚7点进行。韩智康同学从哲学上考量了机器人未来具有心灵的可行性,文中引述了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描述;郑心怡同学认真研读了文献,探究了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中“我是”与“感官变化”的理论;周苗同学探究了塞尔以“中文屋”论证对强人工智能的反驳,以及徐英瑾的研究带给思想实验模型建构的教训,同学们从逻辑与前提上热烈讨论了这个问题;陈泓羽同学聚焦心脑关系,梳理了洛克与康德关于心灵的理论,并点出了自由意志,引发大家思考;最后,柴玉琳同学探讨了心灵存在何以可能和关于心灵我们能知道什么两个问题,并指出了“我思故我在”在后世的发展中经常偷换概念的逻辑问题。


第三组讨论于4月11日下午2点半进行。袁嘉怡同学引用洛克《人类理解论》中的“意识构成人格的同一性,人格同一性根源于记忆”,探讨了心脑关系,同学们就人格同一性的问题展开讨论;蒋颖同学则认同休谟的观点“心灵活动有三种:一种叫「知」,我们的认知活动;一种就是「情」,我们的情感活动;一种就是「意」,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志活动”,并注意到了心灵哲学中关于语言分析的问题;冯刚同学分析了从自我到心灵的层次,探讨了“心灵”难题与可能的解释;李佳同学则以笛卡尔理论为基础,聚焦于机器人与人的差别,并讨论了相关道德伦理问题;最后,孙诗颖同学探究了哲学史上对身心关系的追问,并引入了解释主义的观点。


在三天的三组讨论中,大家都仔细听取了其他同学汇报,提问积极,气氛活跃,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围绕心身关系、他心难题、机心问题展开交锋,梳理了功能主义、解释主义、自然主义等不同流派的理论,并引证“缸中之脑”、“中文屋”、“忒休斯之船”等例证与思想实验展开讨论。汇报人也尽力解答提问,其他同学回应,助教主持并为大家打开思路、补充相关知识。在本课程的第一次在线小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老师旁听了同学们的讨论,在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对大家用心的准备工作和积极的现场表现作出了表扬,也指出一些问题,并期待大家下次的表现。下次讨论课会采取原著导读方式,并吸取经验,以更成熟的模式保障大家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