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青年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智慧》第二次讨论课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0-06-08    作者:张佳璇     来源:     点击:

61日(第十六周周一)晚7:009:00,哲学书院《青年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智慧》课程第二次讨论课正式拉开帷幕。截止到65日(第十六周周五)晚9:00,五组讨论课均通过线上讨论的方式顺利完成。参加本次讨论课的,有本班学生54名,本次讨论课由课程助教张佳璇和马哲博士冯丽榕主持。

本次讨论课围绕主题“对’实践’概念的认识”开展,由授课老师寇老师提供思考题(主题和相关阅读书目),给同学们两周时间(第15 周、第16周)思考。形成讨论稿,随后参与小组讨论。讨论课为小组形式,每组十人,每组讨论时间两个小时,助教全程参与。结合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本次讨论课分为两个大环节,第一个环节同学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大约需要一小时二十分钟)。第二个环节则是同学之间问答讨论,助教提问总结等环节(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每组同学都针对“实践”的主题,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发言。大家在讨论课上积极发言,分享阅读的感悟和体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了一番争论。此次讨论课气氛较为热烈,每组讨论结束,都意犹未尽。

 

 

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哲学史上的“实践”概念谱系梳理

学习哲学概念的过程就是梳理哲学史的过程更何况“实践”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同学们讨论的焦点多在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这几位哲学家,他们也代表了“实践”以及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

以侯静王菲同学为代表不少关注亚里士多德的同学总结他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时期,哲学的关注点集中在“人”身上,亚里士多德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制作、实践、思辨”。在他看来,人的手工劳动属于“制作”活动,伦理、政治等活动属于“实践”范畴,最高级的活动是纯粹的“思辨”活动,是一种哲学家才具有的活动。可以看出,在亚里士多德理论中,“实践”作为伦理、政治概念,引导人们向善。

王莉高丽芳同学对此深表赞同并陈述了康德继承自亚德里士多的实践观。康德认为后人将自然概念的实践与自由概念的实践混淆,因此,需要通过理性划界的方式重新解读“实践”内涵。他将“实践”与自由结合起来,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自体的活动,是超越理论活动因果律的纯碎自由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活动,不同于工具性活动,因而“实践”与“自由”直接联系。本质上“实践”还是一种伦理层次的概念。熊昱婷、魏佳媛、常睿迪等人也对康德实践观发表了看法。

吴昱同学为代表不少同学重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实践观。黑格尔很少谈“实践”,而是谈及“劳动”,他开始将生产劳动纳入“实践”内涵中。黑格尔将康德“划界”的人类活动本身统一起来,不再明确划分理论实践与自由实践,他将所有人的活动统一到一个至高无上的范畴——绝对精神。利用辩证法,人的活动实现了大综合,但是却不属于人本身,成为了神秘的绝对精神的活动。费尔巴哈不满足与黑格尔高深莫测的理论,他实现了“颠倒”,将人的活动归还与人本身。认为,宗教、神等概念就是地面上人的活动的化身,是对人的活动的异化。但是费尔巴哈依旧陷入抽象人本论,为人限制了一个“本性”,并将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对立,认为实践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行为”。因此他认为“实践”是自私自利的,,认为理论活动才是直观事物的活动,马克思在《提纲》里对此进行了批判。

2马克思“实践”概念内涵分析

马克思的实践观正是在继承和批判前辈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从马克思哲学谱系中可以读出他本身对“实践”的理解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概念几乎贯穿马克思哲学的始终,同学们结合《手稿》、《提纲》、《形态》等马克思原著,从本体论、认识论、人本论、唯物论等不同视野出发,大致得出以下理解。

首先,实践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原来客体和主体是完全割裂开的,外在世界只是以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却没有当成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而对于主观的思维,无论理论多么神秘,都能在实践中寻得合理的解释。这种人与外在环境的割裂、对立,使得人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解释世界”,而一旦转变思维方式,“实践”作为一种感性活动,将主客体联系起来,就会向“改变世界”转变。因此,实践的第一层内涵,就是新的世界观、新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新的思维方式。

其次,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将“实践”具体化为物质生产劳动,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前提。现实的世界正是人类通过实践来实现的。马克思新实践观的确立,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从纯粹理论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哲学,仅仅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还要对引发意识形态的根基,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马克思将“实践”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不同于过往哲学家,包括早期马克思,用人本主义、异化这些纯粹哲学概念批判政治经济,他立足于新实践观,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将哲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再次,实践是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手段,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也强调革命精神,人的解放,但是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使世界革命化,改变现存事物。因此,实践还具有革命实践活动的内涵。马克思将实践理解为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并以此为根基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

张艺多、袁培丽、张雨濛、张姝娴、王绪念、郝嘉琪、潘芷茵、梁曼靖、陈佳欣等不少同学阅读马克思原著,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实践观内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3现代哲学家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时代始终在发展“实践”概念在现当代依然受到了大量哲学家的重视。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毛泽东、实用主义者、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同学们也都没有错过对他们的研究。

毛泽东的《实践论》作为推荐书目,又结合中国近代史国情,受到不少同学关注。王瑟艺、张力丹、王莺飞、陈曦昊、王梓鉴、孙海康、李思宇等同学都研读了《实践论》,并从认识论、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实践观异同等方面展开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实践观受到马克思重大影响,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并关注中国革命现实,有巨大的进步意义。本篇著作完成于1937年,面对革命中出现的“教条主义”等问题,毛泽东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积极引导实践。这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观的继承,两人同样赞成,革命本质上不是一种理论的批判或是斗争,而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过分依赖书本或是外来经验,就没有理解实践的内涵,不利于革命的发展。

实用主义提出的“实用”概念与“实践”概念又有什么联系呢?作为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影响力,适用于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不同专业的同学从不同视野出发解读实用主义中的“实践”内涵。林子羚认为,实用主义所提及的“生存方式”、“现实生活”等概念具有实践性,但是此“实践”与马克思实践观内涵有所不同。林丹凤则思考杜威“做中学”教育理论中的实践内涵。向靖雯从实用主义心理学出发,反思马克思的实践观。郑敬凡阅读《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践》一书,讨论认识论层面两者的异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马克思的过程中也没有忽视他的核心概念——实践,不少同学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实践观进行研究。杜雪曼顺着现代性这一脉络,从马克思开始,研究实践与劳动的关系。黄溪关注阿伦特《人的境况》,试着解读阿伦特理论中“制作”对“行动”的蚕食。廖明一同样关注人的境况问题,他阅读的文本是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刘洋探讨了“时间与实践”这一主题,谈及吉登斯、海德格尔、布迪厄、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认为实践与时间无法分隔。李传豫阅读了布迪厄的《实践感》,梳理布迪厄的实践体系,并对马克思与布迪厄理论异同进行分析阐述。

4生活中对实践概念的感悟

除了严谨的理论探讨不少同学也加入了自己生活中对此问题的思考使讨论课更具有现实意义陈昱泽关注点在于“实践美学”,他引入了人与动物对绿水青山的美感体验,来思考“类本质”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李铂川同学专业是地理学,他提出了外国地理专业分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要素中的空间概念,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周文强思索网络课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孙海康以体育教学中的实例出发,说明现实活动中的知行合一问题,观点更鲜活。计算机专业的焦健同学谈及“虚拟实践”问题,信息技术正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是否是实践观的一种进步?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这些生活中或是专业中对实践概念的感悟,同样值得交流讨论,我们的讨论课也因此更具有生活气息

本次讨论课的顺利开展,不仅使全班同学对于“实践”概念本身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还增加了同学们对于哲学学习的兴趣,推动了同学们对于哲学原著的阅读,促进了同学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