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时讯动态 >> 正文

“蓄力起航 体悟宗风:关学经典读书会”第三次分享会成功开展

发布日期:2020-05-10    作者:关中文化研习社     来源:     点击:

关学经典读书会第三次线上分享活动于510日晚1900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哲学书院学生、文学院19级覃怡佳美同学担任主持,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窦晨光老师主讲,书院办公室高洋老师以及关中文化兴趣小组、哲学专业23位同学参与了本次线上分享活动。

在第二次分享会对《正蒙序》进行了研读的基础上,本次分享会以《西铭》与《东铭》为参考文本,窦老师引导同学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张载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其哲学思想的理解。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东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西铭》

首先,窦晨光老师以《东铭》、《西铭》的精彩诵读开启了此次分享,随后窦老师介绍了“东铭”、“西铭”名称的来历——《西铭》与《东铭》原分别为张子巨著《正蒙》第十七章《乾称篇》的一段与最后一段,因张子将此两篇文字分悬于书房的东西两牗之上以作为自己座右铭,故而得名。由此大家也可以知晓两篇文章的重要性。

宇宙精神,济世情怀

窦老师从乾坤父母、吾体吾性、民胞物与、存顺没宁四个角度对《西铭》逻辑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带领同学们体会张载哲学思想中恢弘壮阔的宇宙精神和民胞物与的济世情怀。同时,窦老师补充了乾、坤二者的关系,“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分,民胞物与的泛爱与儒家等差之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便于同学们理解宏大抽象的宇宙精神。

修己工夫,归于实践

《东铭》与《西铭》相比,其知名度较小,但其是张子全部哲学的实践基础与现实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西铭》讨论了张载对宇宙与人生本来奥妙的认识、人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理解和伟大宏观的宇宙精神后,窦老师引导同学们将目光转向实践层面,从《东铭》中获得真实无妄的修己工夫:戏言戏动不可不防;过言过动非人之本心,切勿自欺也。

学有所问,交流互动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里,同学们就自己的思考与疑惑积极提出问题,窦老师对此一一作答。

(分享会学生笔记)

《西铭》揭示了张载基于宇宙根源的哲学的伦理架构,亦反映了其终极追求,而《东铭》则为其实践上的起点。同学们通过本次分享会,了解了张载思想的宏观理念与现实起点,进一步感受到关学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宝贵价值。希望每位参与的同学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