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时讯动态 >> 正文

电影沙龙|《超体》讨论分享会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20-12-0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01129日晚,由哲学书院古希腊研习社主办的电影沙龙在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附楼S214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社团成员发起,经王辉老师宝老师的几番悉心指导,华丽亮相。分享会当晚由潘心怡同学担任主持,来自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等九名与谈人进行了精彩对话另有十多位观众旁听并参与交流

活动之初参与者们重温电影《超体》,加深电影印象,渲染沙龙气氛,为稍后地深入讨论作以铺垫。

观影之后,主持人介绍发言规则,九名与谈人结合PPT依次进行观点阐述和展示

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的周恺人同学首先开场,他从米开朗基罗的画《创造亚当》切入,表明上帝与人指间的缝隙,是暗示上帝传递神性的时候有所保留,仅仅赋予人类理性思考的能力,希望人类自己去追寻智慧。这恰如超体中女主与猿人的手指触碰使得具有了思考能力,因此可以将电影看成是人类的前传,表明人类始终是在与自然、与自己的互动中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超体》具有去神化的内核

第二位与谈人覃怡佳美表示,通过《超体》所设想的人脑潜能开发的终点是人脱离物质形态最终以无所不在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那么思考人性存在于何处?通过人类进化史、发展史得出人性在无知与上升之间,并且我们始终在朝着终极行进,在无知到知之间,人性润滑着这一枯燥难行的路径。但人性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内涵,那么当人类的致知走向终点,现有的人性失去空间,新的人性也会产生。

随后,郑心怡同学“人类发展进程的感性与理性之思”为题,通过对二者矛盾性的思考人之所是她认为人类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完全理性的社会是人的异化,人类的目的应该是发掘二者的平衡而不是倚重于某一方面。

张磊同学结合自己计算机专业的背景,探究大脑开发10%的由来他同时结合剧情,认为Lucy大脑完全开发之后,超脱空间与时间,多维的领域迈进,变成了类似上帝的存在,并且论证当代科学不能动摇神的存在,科学的发展不构成宗教信仰的危机,相反,更加坚定了人类对神的信仰。

第五位与谈人王亦清同学另辟蹊径,从佛教神通的角度解读电影Lucy能力的逐渐开发与佛教中的六神通相联系。女主发现自己逐渐没有感情,但对万事万物看的更加透彻,明晰事物更广泛的道理,留下了“I’m everywhere.”与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不谋而合最后援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作以总结。

李淼同学的发言十分深刻,通过《超体》中对人的本质的问题阐明要了解我是谁首先需要明白我的本质是什么通过“我”的整体与组成构建的部分来探究其本质另外,他提出人悬游在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绳索之上的观点认为留给人类的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权衡的现实,即我们无法达成无限性的追求反问大家应当如何在有限性的生活中理解面对自身

杨雯同学着眼于《超体》的结局:露西创造了一台计算机把自己的知识载入其中,提出思考知识意味着什么的疑问,人类知识的获得更注重于having养成还是being天赋通过对知识从原因与结果上的思考,得出了正是这些人造的而非天赋,使我们人成为了人类,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来自物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杜汶亮同学谈到了电影中的哲学观,人脑潜能说,思维与存在等角度,结合自己的专业,思考超体在现实语境中的指向他以脑机接口技术提出对未来的构想。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计算机科学学院的陈子建同学。他从神学与科学的角度,阐述对电影中女主角从普通人变为超体这一结果所造成影响的理解。他认为神学的起源是人们的畏惧,并且从电影中Lucy能力的提升指出大脑开发带来的感知更为敏感,经验知觉地扩大。

 

经过九位与谈人的精彩立论现场旁观的同学们九位同学所提出的脑机接口技术有限无限人的本质等问题开始自由讨论,过程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样解读。科学技术是否有界限有些科学技术应不应该支持等问题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产生了富有差异的观点。

点评环节中,刘宝老师对与谈人的发言进行了深刻的评析他认为科学技术应该有界限,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应该一味发展技术,还应该思考人的伦理等问题;王辉老师提出了对本次对话形式的想法,指出讨论不同于辩论,希望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而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陈述。

最后,经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本次的最佳与谈人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的李淼同学。

 

本次电影沙龙中,老师同学们围绕《超体》背后的哲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言语的交流中感受思考的乐趣,在对话中逐渐明晰自己的观点,深思影片蕴含的哲学问题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此电影沙龙活动在欢笑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