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书院 >> 话说书院 >> 正文

【教师专访】书院传习录|雷龙乾:立于时代之肩,以实践把握世界

发布日期:2022-05-05    作者:     来源:     点击:


书院传习录·教师专访

栏目简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习德养心躬行。哲学书院特别设置“书院传习录”系列专访,在与任课教师的对谈中,展现哲思与现实碰撞的力量,传递教师对学子的祝福与期许。

采访目的

1.了解教师的求学经历与学术生涯。

2.介绍教师对在书院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的导学建议。

3.分享教师对哲学学习的领悟与建议。

4.寄语哲学书院青年学子。


个人简介

 

姓名:雷龙乾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生涯: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化理论。教学特色为研究型教学、互动式教学、翻转课堂、考试方式改革。

主讲课程书院课程:《马克思哲学的世界》点击查看课程大纲



访谈内容


Q雷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访谈。首先我想请教的是,您强调自己主讲的《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这门课程中讲授的是一种与以往“教科书式”的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请您阐述一下这种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A:你们好!我现在在书院讲的《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这门课,跟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

最根本的一点是哲学观的不同。哲学观是对哲学的一个总体性的定义,包括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历史的发展线索、哲学现在面临的问题、哲学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等,从《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这门课来说,它在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全新的视角。我稍微简单的说一下其中不同。

首先是哲学的定义或者说是哲学的自我定义,即哲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哲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我们以往的理解主要反映在原理教科书上的一个最基本定义——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这也是最能够反映原来哲学原理教科书对哲学的自我定位,牵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教材的整个体系安排、范畴、命题等诸多方面。如果按照哲学是世界观的定义的话,那么它就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即我们对世界根本性的、总体性的看法,它是一种目光向外的、主要是对世界本身的一种看法。所以它给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哲学、好的哲学应该是一种能够如实地反映世界本来面目的哲学。

如果哲学给自己下这样一个定义,或者给自己提出来的目标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必然认为客观性就是判断哲学这个所谓世界观的学问的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一个标准。好的哲学就是客观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哲学,否则就不是所谓“科学的世界观”,就不是好的哲学。客观性被等同于科学性,进而成为这种哲学观所谓哲学真理性的标准。

既然把握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被设定成为哲学的根本任务,那么为了客观地、如实地把握普遍规律,就需要我们不得掺杂任何的主观感情、主观看法、主观先见,要在没有任何特定价值观、任何特定利益、阶级、个性的条件下去认识世界。也正是根据这个原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给我们提供的主要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原因是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矛盾,矛盾作为事物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内在动力,经历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些基本规律来推动事物、历史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再进一步说,由于世界被定义为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物质性、规律性、必然性这些所谓基本原理就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当然也包括人类活动本身。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活动在内,都具有共同的性质,遵循大体共同的规律。所以在教科书讲完那些普遍的原理以后,接下来想探讨的就是认识的反映性本质和实践性规律。因此,认识论的主要原理就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是经历感性到理性、然后从理性又回到实践中,由实践检验。实践虽然被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的、唯一的标准,然而这种实践性几乎等同于感性物质性。

再下来的一个最重要内容是历史观,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历史观里面主要强调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蕴含着不由人的意志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发展规律。根据这种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五种社会形态,最终通向共产主义。

大体上,整个原理体系就是上述这样的。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的话,那么缺陷又在什么地方呢?缺陷就是把哲学界定为世界观的学问,让人们以为我们哲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客观而不夹杂主观因素地认识世界,哲学的意义只是在于获得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进而根据这样的所谓客观性、科学性认识进行实践活动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既不是认识的客观现实和普遍事实,也不是认识的根本性目的,更不是认识的最高目标。一方面,在现实当中我们对世界的判断与对事情的看法从来都是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价值、感情的基础,这些看法多种多样,有时代的不同、阶级的不同、个人特色的不同,这些不同实际上各自会有一些具体的特色,并不能够把它简单的划分成对与不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一定体现着某种价值观,也必然基于我们的职业、处境、需要、愿望、能力和个性等而形成的不同情况而原理教科书完全排除主观性因素的在认识中的积极、建设性乃至于创造性意义,即时是对自然科学那种意义上的认识来说,也并不反映认识的实际情况。这一点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者早已揭示明白,而如果把人们的日常生活性认识、革命性认识、信仰性认识、创造性认识、艺术性认识考虑进来,就更加清楚,无需赘述。

这里刚好顺带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教科书谈到哲学建立在具体科学的基础之上,认为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一个抽象概括,哲学是在这些具体科学的基础之上,得出关于世界的普遍性、根本性认识。

但是现实当中我们的哲学仅仅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吗?仅仅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吗?不是。我们还建立在比如说对美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对阶级的需要、对阶级事业的需要之上。很显然,这些东西不是单单科学作为基础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宏大、很复杂的事情,不能够简单的去界定哲学要服务的对象就是科学,事实必然不是如此。哲学是整个人类、整个人生的事业,它不可能只是抓住认识的某种形式、某些因素、某种维度而把其余的给忽略掉。对于真正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研究来说,这种忽略是低级错误。

另一方面,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哲学认识也是如此。对于哲学这种根本性的认识活动而言,客观地理解世界固然必要,但是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根本的问题不是在解释世界,而是在改变世界。当然,改变世界的含义是复杂的,不能与通常意义混淆,这涉及到人的存在方式。说广泛一点,比方说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对世界构成一种扬弃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顺应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在世界上他是要有作为的,要改变客观世界。一定意义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范围内事物内部固有的貌似被人们习以为常甚至以为永恒不变的必然性联系。而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意义,就是促成、实现人的这种有所作为乃至于改变世界的目的。那么很显然,这个思想认识的对象和目的都不可能局限于外部客观世界,而是既包括外部世界也包括主观世界,既包括认识它们的客观实际更要认识它们的主观意义、实践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在生活中所思所想的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不是单单说外部世界是什么,也不是单单说我们自己是什么,而是要包括二者,并加以我们对世界将要做什么的内涵——我们是要为个人的人生、为民族的事业、为时代的发展、为整个世界寻求一个自处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也要为我们的生活去树立起来自己的生活观、奋斗观、价值观、追求、理想、信念。

很难想象,一个只是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客观对象、现实方面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存在方式、内在世界、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理想世界的哲学,一个没有情怀、热血、信仰、自我的哲学,必将是多么枯燥乏味、远离生活、内容干瘪的哲学,怎么可能唤起人们对世界、生活、真理的热情和执着,怎么可能有意义地鼓舞人们去创造、去革命。

 

不同于原理教科书世界观的定义,我认为哲学是实践观的学问。实践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它的意思无非就是说指我们人类的生存、生活、活动,既指其现象,也指其属性、本质,更多也取其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的性质和意义。简单说,哲学考虑的不是其他的事情,本质上是自己的事情。哲学关涉的事情表面上浩渺玄远、飘忽不定、杳无规律,实质上还是以人自己的事情为主要的思考原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哲学所追求的目标,就要比传统的“世界观哲学”的观念要更远大一些、丰富一些、玄妙一些。拿真理的标准举例子,我们就不再把它简单的看作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而是会看成什么东西呢?黑格尔有一种观点,就是思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里既包括我们的思想与反映客观实在的方面,也包括基于我们的感受去评判、否定火扬弃客观实在的方面,进而由我们的思想为依据去改造客观实在,把我们的主观思想、主观意志外化成、对象化成为新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世界不能够满足人,人要去改变世界。而哲学作为人们改变世界的一种思想基础,对改变世界原初想法的思考,就必须吸收更加丰富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是真善美相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是把时代、条件、个性都考虑进来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实践本身。所以说我们对哲学的认识与原理教科书所提及的目标就不一样,比方说我们在哲学的内容里,不仅仅要研究世界是什么,还要研究人是什么样,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未来怎样,研究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个体之间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中体现出来的各自角色地位、各自作用。因此我们就可能会建立起来一种多样并存的、求同存异的真理观,而不再是那种强求一律的真理观。将来的哲学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建立起来,它一定会比现在原理教科书的内容要丰富——把我们的思想、感情、价值、个性都考虑进去。

总之,哲学的目标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世界;用我们自己相对中性一点的词语来说就是实践。就像人们所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是人生的编剧,也是人生的演员,其实也是人生的观者,这种存在方式就是实践。人生是实践,历史也是实践。哲学应该洞穿这个实际,应该满足人自己为自己编剧、出演、评判的实践需要,为我们个人的人生,为集体的适应,为整个人类,为我们的时代和历史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这是新旧哲学观视野和方向的一个不同。

还有一点就是方法。过去我们研究、学习哲学,只是理解原理教科书里的结论,记下来,能够用就可以。但是按照我们刚刚说的新哲学观,实际上我们跟哲学的关系应该是我们会在哲学中思考我们自己的事情。哲学不是别人的事情,不是只属于少数职业哲学工作者。哲学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参与到哲学里——参与哲学问题的提出、思考与解决。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的将不会是一些已经形成、要求大家去记忆背诵,然后去模仿、应用的东西。相反,是你在哲学的思考中间,作为一个创造性的主体,不断的把自己的因素、自己的考虑、自己的建设性意见、自己的创造性思想加入进去。因此我们和哲学是一种双向互动、激情洋溢的关系,不是一个一方去记忆另一方、应用另一方的关系,而是一个我们随着哲学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这样一个关系,这是从哲学的定义方面来讲。

如果还有不同的话,就是我们看待哲学史的眼光。我们过去用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这个眼光去看哲学史的时候,总是会去寻求哲学家对所谓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比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谁第一谁第二,拿这个作为标准去衡量哲学史上的那些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他们的思想正确与否;他们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他们是辩证法的,还是形而上学的。这是不合适的,至少不是全面的,除非我们只是在极其特殊的界限之中理解这个尺度。事实上,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所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回答世界是什么,而围绕的是我们自己要做什么、做什么更合适、怎么样做的问题。这个很难用所谓的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的标准去衡量它。所以如果用原理教科书的哲学观作为基础去读哲学史上的著作可能你都读不懂。为什么?一个基本的原因可能在于,你跟哲学家们的思考方向、关涉问题不契合,就不能够理解他们在做什么,当然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跟他们发生思想上的共鸣。他们的思想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你的问题也达不到他们的思想水平,鸡同鸭讲。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看待哲学具体内容的眼光需要有很全面的变化,比如说我们怎么样去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是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如果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简单说清楚。

另外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是哲学家的本体论问题。哲学家们绞尽脑汁、千年冥想、苦求不得的所谓本体到底是什么?本体概念的意思是不是所谓客观世界时间上和性质上的源头?我们要追求的本体论是不是就是物质本体论?这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客观世界看这个世界,那就是物质的。如果把实践的视角引进来以后,我们能不能那么简单的去看这个世界并得出世界是物质的结论?这需要重新考虑我们要追求的本体并把整个哲学史上那些哲学家们对于本体问题的思考考虑进来。你会发现所谓的本体不是在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哲学”那种意义上的问题,它更靠向于哲学,是实践观意义上的概念。因此我们设计的本体的概念就要发生变化,是什么的问题?是通过实践的本体,还是只是考察外部世界的问题?这是不一样的。

这种意义上的本体论研究和思想,必然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自我的问题——自我意识、自我意志、自我存在方式、自我的价值和意义、自由自觉性、自我扬弃等。如何认识自我,大家都指导这是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如何认识自我和自我的、价值、智慧、趣味等?我们原理教科书中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对这些东西的认识的认识论问题有什么新的、特殊的、深刻的哲学识见呢?刚才咱们提到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不是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是不是有选择对象和自我建构的成分、创造的成分、选择的成分?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价值的问题。当然我们会研究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但是我们也要研究自我的形成、成长、修养的变化规律。把这些东西放在各种事物的基于实践的统一性中去认识,这也就衍生出了价值问题。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实现活动,而所要实现的目标、内容,既包括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的因素,也包括人的主体性、意志性、思想精神性、创造性的因素。价值不是从客观方面就能解释清楚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一定每个人的价值就是什么样子的。不是说我们处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就完全是一样的。同处一个世界,哪怕是同一个家庭生出来的孩子,他的价值观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价值它以它的特殊为例,是哲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与自我和价值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必然包括我们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也不是外部世界简单的反应,不一定说外部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什么样。人跟人之间,阶级跟阶级之间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不同会反映在他的理想信念中,不可能只是对外部的消极反应,他有他自我在内、复杂的情况。

在新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重新思考。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不同,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来学哲学,在哲学课堂里、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要重新去思考自己跟哲学的关系。你不仅仅是一个消极、被动和作为模仿者的学习者,而更应该是一个需要通过哲学让自己成长、通过哲学解决自己的成长、工作、生活、生命的终极思考问题的知识吸纳者、应用者、探索者、研究者,乃至于还可能是——创造者。

总之,我想它与我们的认识和原理教科书都会不一样。根本是因为哲学观不同,所以哲学的具体问题也就不同,哲学的自我定位不同,哲学与我们的关系也就不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个非常全面、系统的基本观念问题。


Q老师您认为这种不同能够带给同学们一个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A:首先,像刚才咱们说的,是观念的更新。如果我们的哲学从哲学观到哲学的范畴命题、理论内容、思考方法都有所变化的话,很显然同学们在哲学中间学到的东西和怎样去学,这都将是完全不同的。在原理教科书那种系统里的哲学观中,同学们主要只是学到了一些现成的结论,也就是已经由别人形成,只需要去消极的吸纳,最多也只有部分同学灵活运用并思考外在的问题。而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新的学习方法呢?第一就是树立一种哲学是什么、哲学与我们的关系是什么的更加合理的一种哲学观。这个哲学观事关我们对哲学的基本理解,也事关我们对整个哲学事业的意义、我们与哲学的关系、学习哲学的方式方法的理解。我想同学们可以在此收获的第一点是对哲学更加全面、丰富、深刻、内在的认识。

其次,就是问题和视野的扩展和转向。我们将能够对哲学进行更根本、深入、崭新、负责的思考,基于我们的实际体验、需要、任务和处境进入更加真实、亲切、宽广、个性、核心的问题之中这将不只是一个个外部的、客观的、宏大、玄虚、彼岸的问题,还可以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生命追求、我们的事业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领会生命的意义?我们怎么样面对生活中间的诸种比较重大的冲突?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会进行思考,哲学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你在学哲学,你就是在学自己、反思自己、思考自己,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命运。当然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思考我们的民族、国家、时代的问题,这些问题和你自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是一个玄远无边的问题,不是一个外在的问题,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我说的他能收获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能够学到一种新的哲学思考、哲学学习的方法——主动的、有个性的、探索性、建设性、创造性地去思考。学习哲学的过程中间,我们本身是主动的在追求问题的解决,在追求答案,追求卓越,追求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有效的、根本性的奠基,追求的是我们自己的未来。另外,我十分鼓励大家在课堂中间学习的任何时候主动的要求发言,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也好,方法也好,观点也好,提出自己的质疑挑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主动性很重要,个性和创造性同样重要。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不要拘泥于前人,不要拘泥于流俗的观点。我们要敢于去独立的思考,敢于对那些大哲学家、对现在流行的观点提出我们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对现代的社会进行批判性的超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大家能够形成主动性、积极性、创作性的认知。

 

再有一点,就是看问题的丰富性复杂性的成长,不只是原来的教科书教给我们的简单的看法。像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的哲学观是对实践的思考,涉及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必须考虑多种视角,多种观念以及共存的可能性。要有辩证思维、探索性、批判性、独立性。

最后一点是形成一种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情关系。也可能,你会爱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你会更深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间,会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关我们自己——我们和它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一个灵魂相通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外在的,谁要去模仿谁,谁要把谁去征服的关系。马克思和那么多哲学家在他们的时代思考的问题其实就是今天我们同样在思考的问题。哲学的思考有共性,无论是孔夫子,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探究的问题到今天来说都不能有一个绝对的简单的直接可以拿来照搬套用的结论。他们对我们的生命共同性、生命基本问题的思考都有连贯性。所以我们跟哲学的关系就是我们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因此我们会对哲学,就像对我们的人生一样,投入我们的感情、热情、激情。这是大家的一个收获。或者笼统来说,就是形成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和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新也是相对的,不是说比其他的哲学、以往的哲学新,而是说与原理教科书的哲学相比来说新。我们过去常常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政治性的理论,就是因为跟它没有亲切感。如果说我们思考的问题本身就是自己的问题的话,就会培养起这种亲切感,大家就会爱上哲学。


Q老师,有考虑到您以前都是面向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但是现在咱们哲学书院招收的都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您的授课方式是不是也相对有所改变?您又是怎么样做到让这些同学也能够投入进去的呢?


A:要说这个,我想我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还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就像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的,如果我们的哲学观念是前面所说的那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有新的视角、新的看法的话,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会局限于哪一个专业。因为它所思考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所建立起来的哲学的看法、事业,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无论是什么专业。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共同的,在这个课堂里要提出来的问题不是属于哲学系独有的,它是所有的专业,甚至于说哪怕没上大学,哪怕上完大学,可能你终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不分所谓的这个专业和那个专业,它是一样的,都是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时代这样一个既高远又当下的根本性问题。只要同学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大家就会感觉到他参与的必要性,对问题思考的积极性也就会调动起来。

我觉得教学方法上,是基于哲学理论的特点。我想用问题的共同性、共通性把不同专业的同学连接起来,让他们在共同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起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热情,一种爱好。

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间不同专业的同学可能由于基础不同需要补充,但因为问题相同,我们围绕问题,这些不同有的时候反而是对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觉得大家的认识可以有特色,可以有所不同,这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我可以在课堂上感受到同学们不同的看法,反过来对我也有所启发。我也想在课堂上会尽量照顾大家的知识背景不同,在讲课的过程中间,让大家把他的不同的诉求表达出来。有时候也会主动的去问他们,了解他们个人的一些考虑有什么样的侧重点与特点。

最后一个就是在我们的课堂中鼓励大家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热情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间,我对同学们慢慢了解地越来越多,也能尽所能做到对他们的个人特点有更合适的关心和照顾。


Q老师,我注意到您这门课有一章节是关于信仰问题的,我想知道您是怎么理解大众舆论下探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句话的?


A:大众舆论有时候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觉得这句话是有背景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相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模式,所以社会生活遵循的规则就跟过去不一样。在这个新的规则面前,大家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方说市场的规律、合同信用的规则意识、陌生人之间的相处方法等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形成稳固的意识和习惯,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对待,往往形成一些比较负面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提出这是过分重视物质利益、当下利益、肤浅体验而忽视长远利益、共同意识、精神体验、自我超越和终极关怀的信仰缺失现象,进而提出要用回归信仰、重建信仰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见。

而我认为本质上是一个信仰转型问题,不完全是信仰缺失问题。这个暂时的现象不能说明我们没有信仰,只不过说这是旧环境之下形成的旧的理想信念面临崩解、趋于式微,在遇到新时代的不同环境之后社会需要一个信仰重建的问题。中国人并不缺少信仰,旧时代的信仰未必得到真实的信服,信仰重建并不是历史的失序,反而可能是一种信仰的进步。我相信,只要我们把约束条件考虑进来,大家就会逐渐形成与这个条件相适应的一种信仰状态。在市场经济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的背景之下,新的理想信念形成会在市场经济条件的约束条件下开放更美丽的花朵。

 

同时,我认为不能说我们没有信仰的原因是大部分人说的信仰指的是宗教信仰,这很重要。如果说信仰就是宗教信仰的话,那我觉得不能说我们缺少它就一定要补上。我们不能拿宗教作为标准来说我们没有信仰而对现实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宗教未必能够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即时貌似解决了的某些问题,也未必是科学的、合理的,未必就是应当和恰当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来说,这个问题更是必须有清楚和坚定的立场和观点。

还有一点,其实现实当中我们的信仰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比方说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竞争问题、利益问题、个性问题、创造性问题、陌生人间的关系问题等,的确需要我们站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形成一种相对比较根本的共识与人生信条。但目前为止,我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见识还不够丰富远大。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谈及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也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建立一种超越当前现实、个体利益,甚至个体的生命,超越小的集体,甚至单个民族国家的信仰,形成一种高屋建瓴的,对事物、人生时代、社会历史、我们的追求和价值观的新的看法。这有别于传统的所谓信仰,不再偏向于感性、具象、神秘主义,而是把科学性、现实性、价值性、民族性、国家性、时代性结合在一起的新的理性的信仰形态。哲学实际上恰恰就是要思考我们的根本追求,我们对事物、现实、人生、时代、历史的根本思考。这种根本性的思考所建立起来的认识,就是我们新信仰要建立起来的理性基础。


Q当下是一个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老师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家,您认为在此变局之中哲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或者说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A:我想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但不可小觑,而且必须给予高度和充分的认识和体会。

一方面是我们党给国家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哲学基础,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

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确确面临着很多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就提出来的所谓“哲学贫困”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贫困”。认为在自身理论建设和它与社会的互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人生的贡献,不能够满足需要。

首先应该看到,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原因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而是与一个时期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阐释、理解有关系。我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它某些基本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它的片面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性的视角里来评价它。而且,所谓“哲学贫困”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直在努力改变现状,事实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非常大的进展。实际上我现在在课堂中间跟大家交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观点,实际上也建立在哲学家们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我是吸收了大家的意见以后形成理论成果,再去教学。我们可以说它在现实当中有不足和缺陷,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回归其本真精神、回归现实、回归我们的事业、回归我们的人心。这是它现在的趋势性状况。只是了解这方面内情的人还不够多,参透其中本质和脉络的又少之又少。我们课堂实际上也力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我的基本观点是要重新建立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它的思想源头的活水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和我们新时代人民及其哲学家的哲学事业是人民和历史的事业,我们需要建立跟他们的视域融合、事业融合,从根本上回归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回归到真正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实践中,去真正面对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这样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几个教条就能够实现的,要有真正哲学的思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建设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外部问题——面临着比较复杂、多元的哲学学派竞争问题。不同的哲学学派在思考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但思考的方式方法不同。所以观点看法就会有一些问题和分歧。比方说“中、西、马”这三种哲学,对于信仰问题的思考取向、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不一样,我们需要探寻怎样在哲学自己的研究中间面对这些不同,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融合创新效果的根本方法。对此,我主张一种“三源汇流,以马引领”的“中、西、马”互动关系理论。这将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课程需要思考和分享的问题和观点,也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收获。

“中、西、马”互动关系,显然是我们现在要直面、要积极思考的重要学术问题。哲学界现在形成的就是各自为战、互相封闭、小国寡民的研究方法,这是有问题的。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不止是哲学书院,包括我们现在哲学本科,我还是很愿意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去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并在不同的主张、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进行比较鉴别,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关系的问题。因为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哲学,它的观点、方法、理论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之间需要相互融通、激发、比较,甚至是竞争,然后推陈出新。它本身也应该包含着内在张力的自我关系,而不是只接受一种观点,不允许别的观点存在。我觉得这也是应该去面对的一个问题。


Q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内少有的高校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接触、学习的思想学说,请问您认为它在现当代通识教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哲学。首先我们在高校里进行哲学教育是一个基本需要,也就是说我们青年学生要成长,必然要面对社会和人生问题,要思考他人和自己的关系,要思考自我心灵秩序问题,要面对现在、过去、未来的关系,要处理种种人生和事业难题,要对在自己的世界、人生、事业中的主心骨、初心奠基问题进行认真、深入和有效的思考。所以通识教育实际上“通”在共同问题的思考需要上,不是“通”在形式上、知识上、书本上、抽象中。

哲学是一种思想产品、理论产品,有它的教育与学习是因为它满足了大家共同思考的需要。哲学的学习可以促使我们面对,甚至解决在专业课学习中所不能面对、解决的问题。各专业有各专业的意义,但是它们都代替不了哲学。因为哲学是所有这些专业学科中共同需要的东西,也是人们在生活中间需要的东西。这就是通识教育不能缺少哲学的原因的第一点。

再来说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中间,我认为它对我们共同的哲学问题的思考是最能够站在民族、国家、人生的制高点,最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最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峰去思考问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想做一个简单的论证。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及其哲学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代阶段和时代高度。

第一个时代就是前现代时代,前资本主义的时代。西方古代的哲学、中国传统的哲学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们在那个时候曾经很有贡献、很有价值,对人类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第二阶段,就是资产阶级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时代。十五六世纪以来,资产阶级一直在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即使是到现在为止,我们整个世界还大体上处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历史实践及其哲学基础大多是由资产阶级居于主动地位而发起思考、主动建构、不断创新,表现形态主要是近现代主流西方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属于第三个历史阶段。它建立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充分暴露的情况之下,因此它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中思考社会、人生、历史、世界,思考我们的共同的事业——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产主义等。而这是其他的哲学思考非常不充分的地方,它们也缺少思考这些问题的历史高度、理论高度、价值高度、阶级高度。

这也就是说,在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两次最具现代影响力的重大转型和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如果说资产阶级领衔实现的现代化转型之实现了对西方中世纪封建主义传统的扬弃,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一场十九世纪以来持续进行却至今尚未完成的新的一次人类历史转型实践,它为千万人瞩目却至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前瞻性、人民性、时代性、创造性为当今任何哲学所不可匹敌。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站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去虚心的向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主流哲学学习它们的合理成分,汲取它们的经验教训,站在它们的肩膀上面对今天艰巨的历史挑战。

大家都知道在今天的时代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着内部挑战,也面临着外部,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压力。比如最近的外部的事情比如说俄乌冲突,内部的挑战比如说是最近的新冠疫情处置策略,其中的问题本质和思想意蕴都非常丰富、非常深刻。为此,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学习、思考、探索和研讨,生成我们自己的与之匹敌的思想、理论和信念,能够与挑战相抗衡;我们要在真正思考的基础之上建立确切认识、理论自信;我们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吸收其他哲学的丰富营养,形成的一种具有充分时代高度、核心价值和严密思想的哲学;我们要建立起一种面向时代高度、人类情怀、真正价值的哲学智慧。这样的话,我们和我们的民族、国家要能跃升到时代的高峰,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我们自己个人的生命价值同样得到通透的理解和尽可能充分的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通识教育中,尤其是在哲学教育中,起到即是实践基础又是科学引导的作用,这是其他的哲学不能够替代的。同学们也应该如此,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这样的视角、这样的情怀来学习马克思的哲学。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具有新的高度,我们的事业、幸福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而不至于那么琐碎,那么目光短浅,那么流于世俗常态。就像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写的那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