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哲学书院2024年秋季学期助教期中会议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29    作者:     来源:     点击:

哲学书院2024年秋季学期助教期中会议顺利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2025-2025秋季学期哲学书院通识核心课程助教工作的开展,保障哲学书院通识核心课程群质量,更好地激发和锻炼课程助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1月17日下午,哲学书院本学期助教中期会议于博物馆西附楼314举行,哲学书院通识中心副主任张海满、哲学书院专业导师李磊、哲学书院办公室张悦老师及2024年秋季学期哲学书院全体助教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由十一位课程助教依次进行期中工作汇报。助教们对第一次讨论课的组织情况、第二次讨论课主题及方案确定情况、与任课老师及同学们之间沟通情况以及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及反思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其中,担任《<诗经>导读》课程的助教史瑶卿同学对课堂情况进行了总结,他反映,同学们课堂参与度较高、思维活跃,讨论课的开展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机会,并激发同学们深入理解《诗经》文化。《劳动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课程助教余佳怡同学介绍了依托课程举办的“南山耕读”活动,同学们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在耕种区体验播种,并在哲学书院专业导师刘佳宝老师、哲学书院通识中心副主任张海满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历史·山水·渔樵》一书展开研读。《<正义论>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课程助教许中天同学与《<周易>导读》的课程助教张时鑫都表示,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浓厚,且有出色的同学带头活跃课堂氛围,他们认为有同学带头讨论对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调动十分重要。

《佛教哲学史》的课程助教姜昌岐与《<传习录>导读》的课程助教冯泽亮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即存在因部分同学的文本阅读不够、阅读困难导致课堂讨论无法深入进行。他们将在课上课下多帮助同学们理解文本内容。《科技伦理学》的课程助教邹敖、《艺术与审美》课程助教黄艳与《奥勒留<沉思录>与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课程助教孙梦媛相互交流课程经验,她们认为“讨论”不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而应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对讨论内容有充分了解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的基础之上,通过观点输出进一步梳理逻辑、加深理解,通过观点碰撞进一步自我反思、加深感悟,通过观点交流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思考。

《<资本论>导读》课程助教张康表示自己负责的课程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趣浓厚,讨论课的讨论稿质量高,讨论课的讨论内容也有深度。《<四书>导读》课程助教王子星表示,由于课程人数较少,同学们能够畅所欲言,与老师交流不拘谨,因此讨论课的展开较为顺利。

在同学们汇报的过程中,哲学书院通识中心副主任张海满、哲学书院专业导师李磊、书院办公室张悦老师就助教日常工作与讨论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结合第一次讨论课的情况,共同探讨本学期第二次讨论课的进步空间。李磊老师表示,助教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随时可以跟书院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

会议最后,张海满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张老师表示,“课程育人”是书院四维向度育人体系的基础一环,助教工作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哲学书院通识课程工作的顺利展开,但这也是对助教本身能力的历练。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反应、参与度,讨论课的课程方案也应因课程内容、同学情况的不同“因课制宜”。他强调,书院通识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获,因此助教应在方方面面对学生们进行帮助。他举例,如在讨论稿的修改上,应着重对尚不了解论文写作学术基本规范的一年级新生进行指点,给予关注。助教必须先学生一步熟悉书院的课程内容,在实践中践行书院“学术育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