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助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助教 >> 正文

李东升-《中国哲学的世界》课程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20-07-07    作者:李东升     来源:     点击:

一、助教工作内容

  1. 本学期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必须协助任课老师建立在线课堂。主要依靠“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了在线课堂,并通过临时建立“腾讯会议室”作为老师授课形式的补充,在线为同学解答学习中积攒的问题。

  2. 微信群的建设:助教需要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书院相关安排通知、分享学习资源、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组织讨论课前期准备、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安排课程论文考核、提醒在线学习、组织考勤活动等。

  3. 助教需要为老师搜集授课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文件,比如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献、影视资料和其他学术资料等。

  4. “每日一句”活动:本学期一共在微信群为同学们发布三十余期“每日一句”精选,内容包含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两汉经学,禅宗,宋明理学等内容,要求大家针对精选哲学文本进行思考、解读和讨论。

  5. 组织讨论课:本学期一共组织了两次讨论课,需要进行讨论课前期安排,审核学生的讨论稿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组织进行正式的讨论课,收集学生的讨论稿定稿,为学生的讨论课表现评分并汇总,最后需要为每次讨论课撰写新闻稿。

  6. 助教在线答疑。助教需要在微信上协助老师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将有意义、未能解答的问题收集汇总给老师,由老师在直播答疑课上统一讲解。

  7. 撰写工作汇报,每周给书院汇报工作情况,并形成文字。

  8. 收集、整理学生优秀课堂笔记、讨论稿和“每日一句”的精彩解读。

  9. 整理老师授课录音,并最终形成文字版的讲义。

  10. 收集学生作业,协助老师记录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堂提问、日常综合表现,汇总学生成绩,录入成绩。

在线课程建设情况

《中国哲学的世界》作为哲学书院的核心通识课程,计划通过课堂讲授和原著导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中国哲学的主要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从而形成对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精神旨趣、思想特质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对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组织实施情况:本学期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在书院组织安排下,作为助教协助任课老师,依靠“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和微信等软件,完成了线上授课、线上沟通、线上分享资料、线上提问答疑等一系列的课程组织活动。在“超星学习通”组建了“中国哲学的世界2020春季学期”的班级,通过录制视频课程的方式进行在线授课,也可以通过“超星”后台软件统计学生的考勤、完成学习任务成度、发布讨论主题、发布作业和考试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因为是在线录课,不能及时和学生互动,为同学及时解答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配合“腾讯会议”和微信群进行日常的互动答疑。本学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一共发布了十六讲的课程内容,并在“腾讯会议”组织了两次直播答疑活动,也在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平时的学习交流和提问答疑。从目前考勤情况来看,所有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在线学习任务,也提交了自己讨论稿和课程论文。

“每日一句”活动:“每日一句”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选择哲学家最具代表性的一句文献,让同学更形象地把握这个哲学家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同学们通过思考和发表评论,也可以训练自己的学术素养。根据学生投票的结果,助教每周在微信群发布三次“每日一句”,要求大家针对精选哲学文本进行思考、解读和讨论,精选内容既要关照学术性,还要确保难度不能过高。本学期一共在微信群为同学们发布三十余期“每日一句”精选,内容包含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两汉经学,禅宗,宋明理学等内容,同学们也在“每日一句”活动当中领略哲学家的主体精神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讨论课情况

按照书院“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需要组织讨论课。讨论课由任课老师确定讨论主题,助教对学生的讨论稿初稿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助教组织进行正式的讨论课,并最终形成讨论稿定稿。依据学生讨论课表和讨论稿质量为每位学生评分。本学期在“腾讯会议”组织了两次讨论课,每次讨论课分成四个小组,每组7至8人。讨论课分为主题发言和提问讨论两个环节,助教按照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具体表现打分。

(一)第一次讨论课

本学期第六周在腾讯会议进行了第一次线上讨论课。第一次讨论课的主题是“文化自信”,要求大家思考“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这三个问题。每位同学都在参加讨论之前交了自己的讨论稿,助教审核讨论稿并对同学们的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

从讨论稿的内容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结合开课以来学习的知识,如儒释道三教合流、天人合一、天下无外、民胞物等中国哲学知识;并积极参考其他方面的资料,还能对讨论主题进行独立思考,讨论稿总体质量令人满意。在正式讨论课当中,很荣幸地邀请到本课程的主讲老师许宁教授参与了第二组讨论课。许宁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这次讨论课主题的意义,总结中国近代以来不学夷人、五不如夷、百事不如人、全盘西化到今天文化自信的历史过程。同学们在主题发言时,谈到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特色、中国人的创始观、儒释道合一的人生观、民族向心力、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等方面,既展现了大家对于老师课堂所将知识的掌握,又能积极搜寻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学科的优势特色,进行自己独特的思考。在提问讨论阶段,大家针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的本体论、中西文化对比、“和”的意义、中庸思想、中外文学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本次线上讨论课进行的非常顺利,同学们都能遵守讨论课要求,发言条理清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讨论环节积极热烈,有个别小组在讨论课结束之后还意犹未尽,继续在微信群进行提问讨论。

(二)第二次讨论课

第二次讨论课在本学期第16周周末进行完毕。第二次讨论课的主题是“比较分析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哲学观点”,讨论课分为主题发言和提问讨论两个环节,每个环节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表现分开打分。每位同学按照顺序进行自己的主题发言,主题发言结束后由其他同学针对主题发言同学所讲内容进行提问或谈自己的认识。从本次讨论课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同学都能精心准备自己的讨论稿,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一些同学还屏幕共享了自己的Word、PPT文件。

从讨论稿内容来看,基本上所有同学都能结合老师课堂所将的关于儒家、墨家的哲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助教提供的参考文献,独立思考,形成自己有特色的讨论稿内容,从整体质量上来讲,相较于第一次讨论课有了明显提升。在讨论课进行时,同学们在自己的主题发言中谈到了儒家仁爱观与墨家兼爱观的区别、儒家与墨家在思想上的借鉴继承关系、仁爱与兼爱各自的理论逻辑、儒家与墨家在天道观上的异同、仁爱与兼爱的现实意义、墨家兼爱中绝的原因、儒家与墨家义利观的对比、仁爱与兼爱的适用范围、儒家与墨家思想诞生的现实分析等方面。在提问讨论环节,大家都积极热烈地就自己疑惑关心的问题互相提问并针对有异议的地方谈了自己的理解或感想。同学们主要就仁爱与兼爱的可实践性、仁爱和兼爱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儒墨两家的义利观、爱的践行、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爱的动机、孔子墨子的出身、功利主义、仁爱与兼爱的相通性等方面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彼此交换个人的思考和意见,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从第二次讨论课的讨论稿内容、讨论课的主题发言和提问讨论质量来看,相较于本学期第一次讨论课,同学们在哲学思维、学术专业程度、文献引用质量、讨论稿格式等等方面,所有同学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既展现了哲学书院老师的教学成果,也体现了哲学书院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四、工作中的问题与反思

  1. 疫情影响下,线上讨论课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本,增添额外的学习程序,需要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健康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关怀。

  2. 在线授课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模式,前期对于线上工作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要积极应对线上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学会借助新媒体工具。

  3. 线上授课无法及时跟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助教需要在微信上通过群聊与私聊相结合的方式,既要重点解决大家的共同问题,也要关注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

  4. 因为是在线录课,好处是学生可以随时、多次观看授课视频,但坏处是一些同学的学习任务会有所滞后,拖慢了学习进度,需要及时根据软件系统后台数据,对进度滞后的同学询问具体情况,进行督促。

  5. 书院讨论课大多时间比较集中,一些学生选课较多,必然造成同一时间段学生任务过重,建议可以放开时间限制,让助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讨论课时间,错开讨论课举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