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助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助教 >> 正文

2021-2022秋季学期助教/课程学长工作期中总结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1-11-15    作者:     来源:     点击:


推动书院规范化发展、总结书院阶段性课程建设经验,进一步提升助教和课程学长工作实践能力,根据阶段性工作安排,1110日,哲学书院于长安校区文澜楼C3115召开助教/课程学长期中工作总结会书院常务副院长袁祖社教授,专业导师曹树明、石碧球老师,书院办公室万林鑫、高洋老师全体助教和课程学长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书院通识中心主任尹兆坤主持。各位助教及课程学长依次就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包括日常考勤、课程进度、讨论开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负责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卢浩助教分享了工作中的体验和收获,在第一次讨论课的经验基础上,将第二次讨论课的形式设定为辩论形式,希望同学们把焦点更多地集中在思想交流上,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钟玉娟助教汇报了《<资本论>导读》课程和讨论课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远高于预期,能够主动运用马哲基本原理分析思考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出自己的理解与方法此外,针对一部分同学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对待讨论课,她坦言下一次讨论课选题将更加靠近社会热点与生活实践今后,自己多地与不同类型的同学增加沟通交流尽量切合同学们的爱好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大家主动参与热情。

<什么是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洛天舟助教表示,这段时间担任助教工作,和同学们的交流是最令他快乐的事情,看到那些比我年轻的孩子们拥有更积极的生活热情、有着更远大的前途,也侧面看到咱们师大学风的纯正,不少学生身上保持着一种优美的理想主义,我相信《什么是启蒙》这个课程在陈越老师的渊深学识与同学们的积极求索中会结出知识的花朵,这是因为我在一些同学身上看到了思想的天分的种子,那是我以前在大学时候所不具备的,但我会付出我的努力与工作的热情来让这些知识的花朵更美丽地绽放。

 

<纯粹理性批判>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课程学长高明昊总结了自己按照学术会议的形式开展讨论课程的经验。他说,将同学们按照专业、主题的相似度分组,虽然使得问题意识更加集中,但也导致时间仓促。如果尝试让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同一组讨论,更有益于集思广益,刺激问题意识。另外,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问题,讨论课上往往是一两个同学比较积极,其他同学参与度较低。

 


石碧球老师高度肯定了大家的辛勤付出和经验总结,他勉励各位助教和学长们再接再厉,要量化日常工作做好课程计划、预先精细布局。助教是自己成长的环节,学会把自己鲜活的经历总结下来,多和同学们交流,是对情商的锻炼;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尽量关注每一位同学,做到全覆盖引导。

互动答疑环节,洛天舟助教提出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成绩好的学生能将讨论的话题论述清晰充分展开,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复述哲学家的思想。针对这一两极分化的现象,尹兆坤老师指出这符合社会和历史的客观规律,我们应做的是尽力引导和鼓励“掉队”同学,以转变学习思路。

 

最后,袁院长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他表示学长制哲学书院的大胆尝试,我们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去尝试、去创造、去改进,使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书院永远同学们成长进步的平台。针对大家提出问题,书院会专门进行研究给出对策。哲学书院不是第二个哲学系,我们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和哲学视野,以达到“哲学+的预期。关于讨论课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认识到讨论只是手段,只是丰富课程的一个方式,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是一个真问题,有争论点和铺垫,有真问题就讨论,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通过讨论课取得收获

 

本次会议总结了本阶段书院课程的工作进展及其经验,指明下一步工作建设方向会上各位助教和课程学长们各抒己见,进行学习交流,获益颇丰。大家表示将更加努力发挥自身作为助教以及课程学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