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教育 >> 通识教育 >> 正文

《科学的旅程》第二次讨论课成功开展

发布日期:2020-05-21    作者:张烁蕊     来源:     点击:

本课程第二次讨论课安排在5月16-17日两天进行,由任课教师杨辉老师定下讨论课主题,即探讨基督教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此次讨论课采取互评+辩论的形式,教师与助教在这里的作用弱化,更加突出的是学生的观点之间的对抗与交流。而提前了解同组同学的发言观点和内容,是辩论和互评形式的讨论课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讨论开始前3-5天前,要求学生提交讨论稿,并经师生沟通和建议逐步修改完善。

在正式开始讨论时,所有的讨论组都显示出了进入状态需要一个“热身时间”,即开始时对前几位评议都显示出同学的都比较“温和、无批判性”,在大家发言期间经过教师与助教的多次提醒与鼓励,这个现象会在讨论开始的20分钟左右消失,讨论会慢慢进入正轨。当然也有大部分同学不受“热身时间”影响,开场或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就能够精准的走向讨论课正轨,把握讨论课的流程与精髓,“犀利”的对发言人进行评议与提问,也正是这些同学的带动,才能够让那些在评议环节上还有些拘谨的学生更快的适应讨论课的流程与节奏。

立而论,务言之有据。首先是立论与观点陈述环节。长安校区第1组的赵楷同学对吴国盛教授的观点持反对观点,认为基督教对于现代科学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另有4位学生持有中立或其他观点,最后一位“压轴”发言的高明昊同学,以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展开自己的论述——即知识论角度以休谟的怀疑论为例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借鉴休谟的部分思想怀疑这个观点的正确性。长安校区2组中,祁心悦同学对吴老师的观点进行“澄清”。大部分学生在不深入了解此观点和逻辑句式之前,都会对吴老师的这个观点形成误解,认为是“只有基督教,现代科学才能诞生和发展”,祁心悦同学澄清了其内涵,“没有A就没有B”的逻辑句式表述的是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因讨论主题涉及了一位“权威”的专业教授的主张,所以在此种形式的讨论中包括接下来的几组,肯定吴老师的观点的同学的讨论固然重要,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与更为有新意的角度,同时还能够有逻辑自洽并言之有物的内容,会显得更为有“争议性”,也正是这种观点的存在,才能推动我们的讨论课进行到一种新的高度,带动同学们的讨论热情,更有效的激发学生们不同以往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点,形成一种隔空“辩论/对峙”的学术战场。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同学们为了“标新立异”、“引人注目”而去选择与自身主张相悖的学术立场。在固定体制下思想的多元化无疑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评而议,必驳之有理。第二环节是评议与回应,评议人也可以提出其他同学发言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此展开“自由讨论”,值得一提的是,7/10的同学作为评议人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建议,评议人的建议与反问的提出是自由讨论开启的“敲门砖”,在顺序中再进行无顺序的对话交流,也会让同学有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路。各位同学对于评议人的问题的回答与更多问题的反问促成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即所谓的“辩论”。比如林吉对老师与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历史是否可以进行假设?个人对历史的影响?梁晓琪、李佳、张国正、向婧雯等同学相互提问和探讨,并且“隔空”对王梓鉴同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释的讨论观点进行提问与争论。同学还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了“辩论”,几位同学之间相互都有进行“观点的友好切磋”。雁塔3组11位同学几乎每位同学都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有自己的思考,平均是1对3的状态,互相发问,讨论氛围十分激烈。

在自由讨论结束,杨辉老师为每一组的发言进行点评,提示大家在进行历史类讨论的时候,要对具体概念和相关历史背景有明确的了解,注意论证的严密性问题;主张在概念的界定中逐渐缩小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醒大家在讨论过程中要自信,在逻辑合理有理有据的前提下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轻易说服。并且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分配,精简表达自己的核心观点,做到“快-准-狠”一种表述形式。

本次讨论课的形式相比第一次进行的形式做出了很大变动——即“辩论”的简易变形版本+讨论稿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讨论课的时长要根据小组人数以及模式进行灵活调整。并且发现在讨论进行到后面的发言部分,能够明显发现大家的情绪开始高涨,相互之间的交流是有对抗性的,讨论由开始的拘谨逐渐到后来的放松与活跃,可见开始的“温和预热”不可避免。

此次讨论课从总体上说是很成功的,就讨论课进行的效果与结果而言,这次的形式的变动也是十分有效的改进。讨论课进行过程中因没有教师与助教的加入也不会出现讨论“空档”现象,学生之间的交流连续且热烈;并且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一种“同一层次”但不同思想的更为自由与活跃的交流,教师与助教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像一个秩序的维持者与方向的修正者。与此同时在讨论中学生无形中被赋予了评议人、被评议人以及辩论者等多种身份,身份的变换代表着学生在不同交流模式上与思想方式上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学生在这个不属于“已知/熟悉”的思想领域上其思想的激发与创造,在彼此的互评与交锋中相互学习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