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书院通识系列课程
《中国哲学的世界》课程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中国哲学的世界
2.英文名称:The World of Chinese Philosophy
3.教师姓名:许宁
4.教师职称:教授
5.主讲教师教学特色与科研情况:
许宁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获陕西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关学、现代新儒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等,著有《六艺圆融: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理学与现代新儒学》《孔学与国魂》《关学•儒学•国学》等。
(二)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哲学书院核心通识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通过课堂讲授和原著选读相结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思潮、代表人物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和领略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和精神气质,进入中国哲学富有魅力的思想世界,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课程大纲
1.第一节
(1)主题:中国哲学的精神旨趣
(2)参考书目: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讨论问题: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
2.第二节
(1)主题: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
(2)参考书目: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讨论问题:如何认识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
3.第三节
(1)主题:《周易》与易学
(2)参考书目:《周易》之《乾卦》《坤卦》《系辞》上下,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
(3)讨论问题:《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4.第四节
(1)主题:孔孟与儒学
(2)参考书目: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之《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3)讨论问题:先秦儒学的基本精神。
5.第五节
(1)主题:老庄与道家
(2)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之《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知北游》
(3)讨论问题:先秦道家的基本精神。
6.第六节
(1)主题:墨子与墨家
(2)参考书目:孙诒让《墨子间诂》之《天志》《兼爱》《尚同》《尚贤》
(3)讨论问题:先秦墨家的基本精神。
7.第七节
(1)主题:惠施、公孙龙与名家
(2)参考书目:公孙龙《白马论》、《坚白论》
(3)讨论问题:比较先秦名家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8.第八节
(1)主题:商、韩与法家
(2)参考书目:梁启雄《韩子浅解》之《五蠹》《显学》《解老》
(3)讨论问题:法家如何成为秦国崛起的战略思想?
9.第九节
(1)主题:孙子与兵家
(2)参考书目:郭化若《孙子译注》之《势篇》《虚实》《谋攻》《九变》
(3)讨论问题:《孙子兵法》的现代价值。
10.第十节
(1)主题:经学与元典精神
(2)参考书目:《春秋繁露》
(3)讨论问题: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第十一节
(1)主题:玄学与魏晋风度
(2)参考书目:刘义庆《世说新语》、康中乾《魏晋玄学》
(3)讨论问题:谈谈“魏晋风度”。
12.第十二节
(1)主题:佛学东渐(上)
(2)参考书目: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3)讨论问题:佛学与人生。
13.第十三节
(1)主题:佛学东渐(下)
(2)参考书目:张立文《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
(3)讨论问题: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
14.第十四节
(1)主题:丹学重光
(2)参考书目:《中国道教思想史》
(3)讨论问题:全真道的哲学思想。
15.第十五节
(1)主题:张载与关学
(2)参考书目:《正蒙》之《太和》《参两》《诚明》《乾称》,刘学智《关学思想史》
(3)讨论问题:《西铭》的思想价值。
16.第十六节
(1)主题:朱熹与闽学
(2)参考书目:《四书章句集注》,陈来《朱熹哲学研究》
(3)讨论问题:朱子学的思想价值。
17.第十七节
(1)主题:王阳明与心学
(2)参考书目:《传习录》,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
(3)讨论问题: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
18.第十八节
(1)主题:中国哲学的反思与前瞻
(2)参考书目: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方法新探》
(3)讨论问题:如何认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