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设置 >> 正文

林乐昌:《关学源流与宋明理学》课程大纲

发布日期:2020-04-28    作者:     来源:     点击:

以理学为核心的宋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高峰。(史学大师陈寅恪、邓广铭语)宋代理学以“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为主体。其中的“关学”,是由北宋理学大师张载(1020-1077,字子厚,学者尊称横渠先生)所创建的。张载理学及关学,是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张载关学是关中地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如此,张载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位卓越代表。早在16世纪前后,张载的《正蒙》《西銘》等著作就陆续传入日本和朝鲜等东亚国家。近代以来,其《正蒙》《西銘》被译为法、英、日、德、韩、俄等多国文字,国际学坛还有以英语、日语和韩语研究张载理学思想的专著或博士论文问世。

张载所提出的一系列核心思想理念,诸如“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以礼为教”“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等,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精华。继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现代价值。

 

一、课程目标

张载关学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精华。继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现代价值。课程通过对关学思想脉络的梳理,试图让同学们对关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对其核心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从北宋张载到晚清刘古愚,关学走过了600年漫漫长途。在这600年当中,无论是北宋还是明清,每一时期都有许多重要的关学人物涌现。他们有如灿烂的群星,代代接续,为关学谱写新的篇章。关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张载理学体系的创建和关学学派的形成,明代关学的多元并存,清代关学的近代转型。对应于关学发展的这三个历史阶段,该课程的内容分为三编:上编“张载思想体系与关学学派”,中编“明代关学的多元发展”,下编“清代关学及其近代转型”。在上、中、下三编的框架下,每一编又依照一定标准设置若干章节。

二、课程大纲

概述 “关学”概念意涵的古今演变与结构特征

一、“关学”概念意涵的古今演变

二、“关学”概念结构的三重维度

三、“关学”概念重构的方法意义

 

张载思想体系与关学学派

 

第一章 张载的生平、志向和著作

 

第一节 生平简介、学术历程和学说来源

一、由蜀入秦

二、人生转向

三、思想演变

四、学说来源

 

第二节 “四为句”看其平生志向

一、“为天地立心”

二、“为生民立命”

三、“为往圣继绝学”

四、“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节 著作流传和重新编校

一、张载著作和著作集的著录流传

二、今人编校的张载著作集

 

第二章 理学纲领与思想体系

 

第一节 理学纲领

一、“《太和》四句”纲领

二、《西铭》伦理纲领

 

第二节 天人之学体系

一、体系建构

二、“天人合一”

 

第三节 两类价值观

一、道德伦理的价值观

二、精神品质的价值观

 

第三章 关学学派与张载门人

 

第一节关学学派

一、关学的形成兴衰

二、关学的学风特征

 

第二节张载门人概览

一、蓝田三吕

二、苏昞、范育

三、游师雄、种师道

四、李复

五、张舜民

六、其他门人

 

第三节 蓝田吕大临的理学思想

一、生平学行

二、道由中出

三、通经践礼

 

第四节 长安李复的理学思想

一、生平学行

二、元气化生

三、求本自得

 

 明代关学的多元发展

 

第四章 “学仁学天”的吕柟理学思想

 

第一节 吕柟的生平与著述

一、入仕前的求学与讲学时期

二、在京为官和辞官归里讲学时期

三、贬官解州时期

四、在南京为官和讲学时期

五、致仕回乡讲学时期

 

第二节  吕柟的理学思想及其特色

一、“以天为学”

二、“以仁为学”

三、读经重礼

四、理气合一

五、“知先行后”

 

第五章 学兼关洛的马理学说

 

第一节马理的生平与著述

一、求学时期

二、仕宦与治学并重时期

三、讲学著述时期

 

第二节 马理的思想体系

一、易学思想

二、礼学思想

三、实学思想

 

第三节 “今之横渠”:马理思想的关学史定位

一、马理思想的体系定位

二、马理思想的价值意蕴

 

第六章 “一天人、合万物”的韩邦奇理学

 

第一节大节屹然 高名茂实

一、从学入仕:韩门颜子,邦国司直

二、诏狱放归:颠沛必仁,皇孚盈缶

三、五进五归:勋业闻望,昭如日星

 

第二节 既持丰采,亦崇经术

一、早期:推阐朱蔡,探赜索隐

二、中期:返归横渠,穷究天人

三、晚期:益修旧业,倡导来学

 

第三节 远祖横渠 关学干城

一、时代性特征:源本朱学,反思心得

二、群体性特征:同人于宗,以礼为教

三、个体性特征:远祖横渠,绍其学风

 

第七章 冯从吾的“善性”“善心”学说

 

第一节 “关西夫子”冯从吾:生平与著述

一、生平

二、著述

 

第二节 “善性”与“善心”学说及其实践

一、始终以性善为头脑

二、心之本体有善无恶

三、内向的心性修养论

 

第三节 冯从吾学说的历史地位

一、对张载的传承

二、对心学的纠偏

三、对后学的启示

 

第八章 关学别派王徵的“畏天爱人”学说

 

第一节 “奇人幸得多奇遇”:王徵其人其事其书

一、王徵其人其事

二、王徵文集或著作集

 

第二节 “畏天爱人”为主题的学说

一、王徵的著作及其“畏天爱人”主题

二、王徵“畏天爱人”之学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特质

三、王徵的“畏天爱人”之学与近世经世致用观念

 

第三节 “兼信景教无碍于关学”:王徵的历史地位

一、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评价王徵的历史地位

二、从地域学术传承的角度评价王徵的历史地位

 

 清代关学及其近代转型

 

第九章 李二曲的“明体适用”学说

 

第一节“艰苦力学”“讲学明道”的一生

第二节 作为“人生本原”的“灵原”说

第三节“悔过自新”说

第四节“明体适用”的全儒之学

第五节 理学总结与关学复兴

 

第十章 王心敬“明亲止善”的理学思想

 

第一节 王心敬其人其事其书

一、生平事迹

二、著述流传

 

第二节 “明亲止善”之学

一、“明亲止善”之学的经典依据和基本意涵

二、“明亲止善”之学的三重结构

 

第三节 王心敬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

一、学术贡献

二、振兴关学

 

第十一章 杨屾“以知本为先”的“明道立功”之学

 

第一节 一位笃信“帝道”的蚕桑实业家

一、生卒和师承

二、“亲经实验”,推广蚕桑实业

三、总结经验,撰写农学著作

 

第二节 “帝道五本”到“明道立功”的思想体系

一、“帝道五本”的“知本”论

二、“天命定序”的秩序论

三、“明道立功”的经世论

 

第三节 “以横渠比拟之”:杨屾的关学史地位

 

第十二章 刘古愚:关学近代转型的完成者

 

第一节 “守身经世”的学术取向

一、尊崇理学以守身

二、兴办实业以经世

 

第二节 “效法西洋”的维新主张

一、主张变革,提倡西艺

二、反对专制,倡导民本

三、传播维新,培育人才

 

第三节“关学后镇”的传承担当

一、整理关学著作,扩大关学影响

二、传承关学学风,完成关学转型

三、课程组织

在开课学期拟组织2-3次研讨课。现从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的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中招聘课程助教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开课和组织研讨等事宜。

四、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以课堂讨论+期末论文方式进行。成绩采用百分制,由三部分组成:课堂讨论50%,考勤10%,期末论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