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思想星空大讲堂第十六期|谢遐龄:初读《封禅书》、《郊祀志》

发布日期:2020-11-2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01122日晚,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遐龄文澜楼二楼报告厅为哲学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初读<封禅书><郊祀志>》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尤西林主持。

尤西林教授在讲座正式开始前隆重地为大家介绍了谢遐龄教授。在诸多名誉头衔之外尤其强调了谢教授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尤老师认为这些经历当中透露出的人格特质与从事和理解哲学的方式会有很大关联。同时,如谢遐龄教授这般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哲学思想者了,所以也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体味谢教授本次的讲演。

谢教授开题之前先谈了研究此类问题的因缘,在古稀之年由西学转向中国古代方向起因是几年前对宗教学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想补一些相关的课,于是开始具体的接触。在他看来,他所关注的问题是比较难以定性的,哲学、社会学、史学、经学一类词都无法概括,它只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而宗教问题,某种程度而言是我们当代最为核心的问题。谢教授说到此处,按下不表,留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紧接着便进入了具体的文本分析。

《封禅史》是我国第一部宗教史,其中引用的《尚书》部分记载了舜做代理天子之时所进行的视察活动,但所谓的视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祭祀的过程,所以其中的宗教性质是非常明显的,当然也有本身的政治意味。《郊祀志》中,首先就说了《洪范》篇的内容,阐明祭祀之意在于两点——“昭孝事祖通神明”。少昊之后到颛顼,是个民神杂扰、家为巫史的时代,祭祀享祀无度。到颛顼为之一变,“绝地天通”在谢教授看来也许是一次祭祀权由下而上的收缴。而《礼记》之中的很多地方也都提到了国家治理的重点在于礼,礼有五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礼,所谓“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谢教授还列举了《孔子家语》和《孝经》中的许多材料,认为古人的思想方法是一言以蔽之为“天成像圣人则之”,而郊祀这样祭天祭祖的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上识天道,也是帝王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项目。谢教授说到这里也提醒同学们注意看待古代的事情之时要树立一种基本观点,也即政治和宗教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套用禅语,是为“不二”。

在阐明基本观点之后,谢遐龄教授又列举了从周到秦汉帝王的一些宗教建设,以具体的史料让同学们看到最早国家建立之时,宗教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讲解的过程种,谢教授也补充了非常多的宗教学知识,如“上帝”这个词是中国词汇,耶稣会的传教士在进行圣经翻译的时候一波三折,才有了后来的“天主”和“上帝”;又如明清的宗教起源和以往历代传统都不太一样,一个是明教的渊源,一个是萨满教的信仰。在谈及西汉朝的宗教建设之时,儒生董仲舒也是谢教授谈及的重点。因为常识里一般提到董仲舒,就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董仲舒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行为主体,但在谢教授看来,恰恰不是如此,真正的行为主体一定是朝廷。并且在时间上而言,汉武帝的宗教建设也在召请董仲舒之前。董仲舒所代表的儒家实际上认为武帝对宗教建设不够重视并且在具体事务中也缺乏理论指导。当然,汉朝在宗教建设之上也有很多建树,例如太一祠的建立,在谢教授看来,这是中国宗教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太一即大一,一、太为天,由于五帝是天之佐,进而就确定了天与帝在宗教神祇体系中的位置。

在讲座的最后,谢教授提到了一个原始宗教的问题。在谈到中国古代宗教之时,一般人往往会列举佛教、道教甚或其他的宗教之类,但是真正的宗教实际上就是由天子代表的国家宗教,这是天然的共同信仰体系,具备一种公众特征,所以是一种原始宗教或者说自发宗教。同样其经典也可类同宗教式圣经,只不过前者是适应了前述国家政权的需要。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这个问题,谢教授也给出了宗教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他看来,儒家不是宗教。

短短的两个小时,谢遐龄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以其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讲述风格勾勒了国家建立之初的宗教因素,并由此过度到中国古代政权特质以及天人观念,中间又有中西对比,古今叩问。在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之中,谢教授也和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至此,此次思想星空大讲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