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助教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师资 >> 课程助教 >> 正文

李若能-《柏拉图〈理想国〉导读与古希腊哲学》课程助教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20-07-07    作者:李若能     来源:     点击:

本学期受疫情限制,诸多主要的课程环节转移至线上进行。历经诸多尝试和探索后,本课程也已在一个稳定的形式中圆满结束。助教工作,少了面对面打交道的亲切生动,也同样结束。但结束只是时间推移的结果,这种结束还并未完成,因其中还有不少缺憾。希望以下的总结指明了这些缺憾,以及相应的自我批评能够标示出一些歧路,以备后鉴。

 一、课程概况

 共有31位同学在本学期选择本门课程,大家在19周内跟随尹兆坤老师的讲授导引,历经三轮主题讨论课,完成了对柏拉图《理想国》一书的研习。在圆满完成大纲中的计划内容外,我们也依据课程实际进展,做出灵活安排。学期伊始,为了尽快打开线上授课的新局面,在第1周的上课时段中,我们以QQ群视屏通话的形式举办了师生见面会,尹老师了解了同学们的所学专业,以及对《理想国》一书的阅读基础。在第13周,上课时段用以展开第二次讨论课中第二组的讨论,并有诸多他组同学旁听,效果甚佳。作为收尾,第19周进行了针对整本书和整体课程的总问答,也将大家引向更远的哲学阅读和思考。

在开课的媒介形式上,我们选用超星平台发布授课录播,以微信群分享资料和相关学术信息,用腾讯会议来进行互动率更高的课后答疑和主题讨论课。起初,授课形式为“自行下载观看内容录播+超星讨论区文字问答”,自行下载难以保证出勤,由授课教师和课程助教做出的文字回复也存在延迟。在不断调整后,形成以“超星课程任务点+腾讯会议课后问答”的稳定形式,在每周二晚七到九点的上课时段内展开。同学们的问题由任课教师做出即时直接的回应,老师也可提问同学以检视学习成果。并且,日常考勤也有迹可循,在期中评测中就对进度滞后的同学给予了学习提醒。在师生熟悉线上授课后,微信群的利用率大大增高,除平时持续答疑讨论外,也有相关讲座信息的分享。

对于经典导读类课程,对原著的深入阅读自然是基础和核心,故而课程所布置作业为《理想国》一书的读书笔记。在开课与期中我们分别做了两次抽查,在最后期末对整本笔记进行评分。在布置作业时,即以严格标准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求,比如拒绝感想、追踪问题和梳理逻辑等等。对第一次笔记,尹老师在评点中给出了细致的改进建议,其后由助教跟进。同时,其中的优秀笔记也已提交书院留备。

在课程成绩的考评办法上,我们采取的方案为:平时成绩占总分60%,由课程助教评定。平时成绩中三次讨论课各占25%、考勤占10%,作业(读书笔记)占15%。期末课程论文占总分40%,由任课教师评定。

此外,在课程进行中,我们也先后发放四次问卷,收集同学们对课程对书院的建议。作为助教,也汇总了这些建议并与任课教师及时沟通,最后调整课程的安排,比如考虑到部分同学时间紧张,请老师提前上传开放录播。

 二、讨论课总结

 讨论课作为书院教学的特色亮点,也是助教工作最为集中的环节。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三次讨论课,31位同学分为三组,每组10人左右。在每次讨论课中尹老师参与其中一组讨论,下次讨论时轮换另一组参与,以确保每位同学的发言都得到任课教师的直接评点。同时,先由任课教师带领一组讨论,助教在组织其余小组的讨论时,也可以对所涉及问题的重点关键和问题所能延伸出的方向有所把握,不至散漫。

在讨论流程方面。首先由尹老师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度,提出一个讨论主题并给出参考文本。随后,由同学们就讨论主题撰写讨论初稿,要求不少于700字,并交由课程助教修改,同时由组内其他成员互评,落实到文字。参照助教意见修改后的讨论稿,作为正式讨论时的发言依据。在腾讯会议平台进入正式讨论,由每位同学进行五至七分钟的主题发言,后由互评同学评论,再由任课教师或课程助教对上述发言做总的短评。最后,剩余十至二十分钟进行自由讨论,对前面未尽兴尽力的问题再行展开。讨论结束后,由助教汇总讨论终稿,遴选择优,交由任课教师审阅后推为优秀讨论稿。并由助教完成总结撰写和考核评分。本学期的讨论课也得利于线上条件,每次时间均有延长。

讨论课评分由以下几项构成:初稿提交、初稿修改、组内互评、内容质量、发言表现和终稿评优。本学期同学们表现良好,未有不交讨论稿或无故缺席讨论的现象。助教对其讨论稿的修改,主要集中在提问方式、论证形式和表述技巧,其次就内容的偏差之处做出提醒,就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做出提示,引导同学完善论述。就三次讨论课所产生的“修改量”来看,助教能改的其实是越来越少,无论同学们或高或低的背景基础,其论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总体而言,三次讨论课在课程的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一次讨论课,主题为“希腊现实的正义观和我们的正义观”,参考文本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此次讨论课在学期初进行,同学们情志高涨,态度认真,但也欠缺形式训练与内容储备,各个环节都在适宜和磨合阶段。第二次讨论课,主题为“自然与立法、哲学与城邦的张力”,参考文本有阿里斯托芬的《公民大会妇女》。这一次讨论在期中进行,同学们准备充分,互动积极,并且可以从古达文本中的问题反观到当下和自身。第三次讨论课,主题为“灵魂的类型及其评价”,参考文本有柏拉图《斐德若》,还有色诺芬的《希耶罗》。最后一次讨论课临近期末,大家普遍疲劳,投入与反馈都较前两次减少。

实际上,无论在《理想国》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讨论训练中,每次讨论课的目的都有所不同。第一次讨论要带同学们从散漫的感想,进入对问题严谨规范的论述之中,而对于《理想国》学习“正义问题”也具有总领性的地位。第二次讨论要带同学们从已经熟读的文本中,返归到当下现实的审查考量中,对于内容学习,则更点出柏拉图的“反讽”方法,把“张力”带向更深的理解中。第三次讨论要带同学们从局部的问题,进入总括性的视角,对于内容学习,则要把握住不同“灵魂”的不同生活方式,最后深刻地看待苏格拉底之问:“何为良好生活?”但遗憾第三次讨论的效果未能达标。此外,还有注重参考文本而忽视《理想国》这样颠倒主次的问题存在,助教的跟进工作还做得不够,也在此提出自我批评。

 三、反思与建议

 一学期的助教工作结束,在频频被以“老师”称呼的背后,实则是羞愧。羞愧在于,回到自己本有的“学生”身份,无论在学问积淀还是人际沟通上虽得到锻炼,但也看到自己更多的局限。而宝贵的助教经历,将成为持久的鞭策。

就以上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建议而言,首先希望书院依据不同班级的名额对讨论课次数做出明确建议。比如,若两校区总计超过40人,建议一学期开展两次讨论课。对于讨论分组的人数限制,也可给出相应建议。以本课程为例,共31人进行了三轮讨论,每轮讨论分为三组,多集中在周末双休日进行,这一安排稍显局促,以致于第三次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讨论课的形式上,也可给出辩论、汇报和文本精读的不同建议,比如辩论就更适合推进和突破同学们视为常识性的观点,用在首次讨论课的导引中就较为合适。如有可能,还可在每学期助教培训环节举行如何组织讨论的“公开课”或“示范课”。为了更充分的讨论,就课程开设而言,依通识教育的特点,还可开设某位老师就某一专题的系列讲座课。系列讲座不必占满所有的教学周,比如可隔周进行,间隔的无课周就可用于讨论。

最后,希望以上的绵薄工作和微小建议能够推进书院建设,更好地实践化育成人的通识理想。